毕业论文题:原创话剧角色与非原创话剧角色(经典角色)的创作与方式方法论

泛旅传媒 2023-03-22 22:57 编辑:admin 263阅读

毕业论文题:原创话剧角色与非原创话剧角色(经典角色)的创作与方式方法论

你的论文是否规定字数呢?要写好一篇论文,一开始你要为你的论文从各方面准备材料,收集资料,不然你的论文是写不好的。

就论文内容而言,首先,你应该从你的论文标题出发,你的论文标题是你整篇论文的论述内容以及核心价值。

我个人觉得,你的论文题改成这样可能会好着手一些简洁明了些。

毕业论文题:经典角色与原创角色的创作方式与方法论

你要明了什么是角色的创作方式?什么是角色的创作方法?

我认为,方式是整体的宏观的,方法是具体的微观的。角色的创作方式是指导演对角色的运用的方式,是前期决定的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创作手段,就是说,“角色的创作方式”时间段在前,导演为主演员为辅,而“角色的创作方法”时间段在“角色的创作方式”之后,演员为主导演为辅。“角色的创作方式”,是导演对角色的思考、理解、揣摩、推敲、想象和赋予其形象化的体现,而这种方式,它可以是集体的,可以是个体的;集体的就是导演和演员不分主辅一同创作,个体的就是导演独立创作后让演员演绎他的想法。“角色的创作方法”,是演员对角色的角色的思考、理解、揣摩、推敲、想象和赋予其形象化的体现,可有一点是与导演不同,他必定要以导演的创作方式为基调进行他个人的创作,简单些说,就是导演让他怎么做他就要怎么做,而自己的创作方法要在按照导演所要求的基础上添加以及安排来表演。正因为有那么大的集体与个体的差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的差异,原创与非原创才会有论述点可谈。你这个论文非常的专业,没有一两年的表演功底估计很难写。

在弄明白以上内容后,你可以开始整理你的论点框架了,可以这样:

1、首先论述经典角色的创作方式与方法。我认为(你不一定非要跟我同一观点,你要有你自己鲜明的主张和观点),经典角色强调的是模仿。你要知道什么是角色的创作方式和方法,一个角色是如何形成的,该如何表演一个角色,例如某某导演在某某经典话剧中运用了一种如何独特的创作方式来进行导演创作,某某演员在某某经典话剧中运用了一种如何独特的创作方式来进行表演创作。

2、其次论述原创角色的创作方式与方法。强调原创角色的创作方式与方法是自由的是民主的,导演与演员的创作融为一体,不分主次,不分高低,因为它是“原创”的所以它必定是有它独特的创作方式以及独特的方法,突出的正是“原创”的意义。赖川声导演的《暗恋桃花源》是很好的例子。还有就是一些不需要剧本创作的剧目也是很好的例子。

3、论述对原创角色与经典角色创作的比较与差异?论述比较与差异的同时,可以从观众接受的角度出发,对经典角色的观赏感受是如何的?对原创角色的观赏感受是如何的?

我能想到的就那么多了,还有疑问就给我留言吧。

论文格式可以参考这个

所为非原创就是在原创上进一步创新!就像电影中的导演:导演就是二度创新!你所说的不太具体,写哪一方面啊!在说:论文,就是你个人的关点,别人的,你说行吗?

出演就没有“原创”都是二度创新!没有创新谁看啊!就没意思了!

在说白了一点就是:原创就是小说,戏剧,而非原创就是表演!二度创新很重要!

原创话剧角色

非原创话剧角色

小戏的保护措施

“文化遗产日”前后,将有4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珍稀剧种在京展演,由此,我想到了地方小戏的悲哀和出路。

中国传统戏剧除了以其天才的创造和独具特色的美感满足各阶层人们的审美需求外,还曾担负着向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大众进行道德熏陶和历史传承、文化普及的责任。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普通民众,就是通过“看戏”来获得历史知识、来塑造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道德体系和价值标准的。但是,在百年来中华民族争取现代化的进程中,几乎所有的传统戏剧都被视为“落后”而被迅速边缘化了。而随着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传统戏剧赖以生存的土壤大范围消失,传统戏剧尤其是地方小戏,正在面临着彻底被遗忘的命运。

中国的传统戏剧同基于古希腊戏剧原则发展起来的西方戏剧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品种上的丰富性。由于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产生了数百种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据上个世纪60年代的一个统计,当时尚有382个剧种。但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之后,目前有将近一半的剧种消亡。以戏剧大省陕西省为例,上个世纪中叶存在的52个剧种,只剩下28个。按照当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如果不改变我们的思路、不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再过20年,中国的绝大部分传统戏剧将成为绝响。

和京剧、昆曲这样的大剧种比起来,地方小戏的困境在于它不仅仅和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它同时还面临着大剧种的同化。为了生存,几乎所有的地方小戏都希图通过改造自己基因的途径来“发展”。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小戏大戏化,大戏歌剧化。只要有条件的剧团,都走着一条同样的路:请作家写新戏、请作曲家设计唱腔和配器、请话剧导演排戏、请舞美灯光搞声、光、电的“大制作”。许多地方戏的伴奏乐器都“发展”成了一个同一模式的民族乐队,为了“现代化”,还都不同程度地加进大提琴、电子琴等与传统戏剧格格不入的西洋乐器,使不同剧种原有的特殊音色被淡化、被改变,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统一音色。而且,许多只有中国传统戏剧才有的审美原则和前人创造的精华,统统被洋垃圾取代了!比如放弃曾经使西方大戏剧家惊叹的虚拟、写意的传统装置而采用话剧的实景装置,等等。在很多人的眼里,西方化就是话剧化,声、光、电就是“现代化”,“嫁接”式的“发展”似乎成了挽救地方小戏命运的唯一妙药。但实际上,逐渐雷同与迅速丧失特色,才是小戏最大的悲哀。

“发展”不是“嫁接”,传统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在本民族的河道中前行;即使是输血,也不能把A型血输到B型血病人的血管中去!那种所有戏剧伴奏乐队都要有大提琴,请音乐学院声乐老师用钢琴来教戏剧演员“视唱练耳”的做法,表面上是“发展”,实际上是用别人的基因来改变自己的基因,最终,“发展”到消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自己。我听一个川剧的帮腔,居然完全是学院派的“民族唱法”;而一个“道情”的伴奏乐队,坐了好几排,却唯独没有了渔鼓、简板,令人痛心!

中国政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已经十分清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对急需抢救和保护的地方小戏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保护自己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挖掘传统老戏,不一定没人看;用秦腔那样的嗓子“吼”,不一定就是“土”。实际上,当主张文化多样性成为最具当代性的思潮时,中国最“土”的行为,就是用话剧式的“房子”代替一桌两椅,用声、光、电代表现代化。当你这个剧种改用普通话和学院派的“民族唱法”演唱、改用统一的民族乐队加电子琴伴奏、把手里的马鞭扔掉而像歌剧《堂・吉诃德》那样牵一匹真马上台的时候,你已经虽生犹死,因为,你已经变成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