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剪辑版”(Director's Cut)一词出自电影界。
电影剪辑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粗剪(Rough Cut),也就是将拍摄好的镜头进行组合,去掉冗余的步骤;第二部是编剪(Editor's Cut),即按照制片人/导演的构思对粗剪成品进行精修提纯,这个步骤所出产的片子已是一部完整的,可正常观看的影片;而为了上映进行的最终修改修正则是第三步终剪(Final Cut)。
就一般情况下来说,电影导演是没有对于最终影片的剪辑权的,这一权力通常会由投资方保留。所谓“导演剪辑”(也就是上文的编剪成片)通常不公布于众,最终上市的应该是“公映版”(Public Release)。公映版影片通常为了追求票房,或向广谱观众群以及审查部门妥协,会进行适当的删减(如缩短时长以便同一时间上映场次更多,删除公众认为不宜出现在公共场合的镜头,修改剧情或者结局以更为大众接受等)。
有据可查的最早“导演剪辑”记录始于40年代,从卓别林大师的重剪版《淘金热》(The Gold Rush, 1940)[1]到山姆·佩金法的“导演剪辑版”《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1974),不一而足。《日落黄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使用“导演剪辑版”这个称呼的文艺作品。
后来随着80年代私家录像放像设备的普及,针对公映版电影更接近“导演原本要表达的意思”的导演剪辑版电影受到热捧,因家庭放映是不需要考虑票房和内容和谐这两个问题的。尤其在当制片发行商发现人们愿意为同一部片子的不同剪辑版多花一份钱的时候,这种把公映版删除片段恢复并录制为“导演剪辑版”的玩法便开始普遍开来,最典型的就是卡梅隆大师的《异形2》(Aliens, 1986)的公映版和多个不同剪辑版。
目前,类似“导演剪辑版”的现象也多见于日本动画,其DVD/BD版通常会将TV放送版因急就章导致的作画崩坏修复以及还原为公映妥协的和谐内容(如相当一部分深夜档动画的血液颜色等)。
而对于游戏和小说(这两者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导演),“导演剪辑版”这个词则更接近于营销词汇层面的滥用,等同于“官方加长版”或“扩展版”。类似的滥用现象最早也出自电影界,如《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1982)有多达七八种各种口味的剪辑版[2]。
游戏层面的“导演剪辑版”一般是因为各种原因(如海外发行版的修改,或因审查制度的改变)而导致游戏内容进行了追加或者修改(一般不会删除内容)的版本,如初代生化危机的《生化危机 导演剪辑版》(RESIDENT EVIL Director's Cut),修改了少量道具位置,增加了更适合新手的低难度模式和生化危机2的试玩等内容。《宝可梦》(POKEMON)系列游戏也常有此类例子。
另外:并不是所有导演都欣赏“导演剪辑版”这个词。如卡梅隆就很厌烦他的电影的扩展版被称呼为“导演剪辑版”[3],他个人更喜欢“特别版”和“加长版”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