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明星都吸毒,而且绝大部分在北京被抓?

泛旅传媒 2023-08-15 11:07 编辑:admin 255阅读

从罗绮到傅艺伟,将近二十年间,国内被媒体公开曝光的娱乐圈吸毒人员已达三十余人。而在“房祖名容留他人吸毒案”风头正盛时,港媒更指出,大陆警方掌握了一份120位吸毒艺人名单。在如此大比例的数据下,国家对吸毒艺人推出了苛如“封杀”,其参与作品不得出版发行的处罚方式。但仍旧,那些接连被曝光的艺人们,就像是在以自身行为回应“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这句网络流行语——“I will try”。



因柯震东吸毒而更换演员重新拍摄、制作的《捉妖记》


何故如此?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

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种大脑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任何愉快、兴奋的事情,都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吸烟者脑内多巴胺的产生和运作


摄入糖分、极限运动刺激大脑分泌的多巴胺都在正常水平内,会让人感到愉悦。但当做一件事刺激大脑分泌的多巴胺水平超过人的意志力能控制的范围时,就会让人产生再做一次该事的冲动。也就是出现了上瘾症状。


据研究,大脑受毒品刺激的多巴胺分泌量为做爱的三十倍。设想,假如监管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禁止其在一年之内通过任何方式发生性行为,他/她对性地渴求会达到什么程度?“做爱×30”的快感,这就不难怪为何有那么多人难以抵挡诱惑,染指毒品。也可以想象,其导致的物质依赖症状,克服的可能性有多大?




2

禁果效应

现今,全球大部分地区对毒品的管制十分严格,并且对毒品危害的宣传也近乎无缝覆盖。可吸毒群体的数量仍然庞大,且有逐年递增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禁果效应”。



亚当、夏娃偷吃禁果


“禁果效应”被总结于《圣经·创世纪》,伊甸园中亚当、夏娃受蛇的诱惑偷吃“识善恶果”的段落。意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其心理学依据是,无法知晓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更能促进人们渴望了解的诉求。人们作为信息受众对信息的完整性有心理期待,一但关键信息的空缺在受众心里形成了接受空白,这种空白就会对被遮蔽的信息产生强烈的召唤。“期待——召唤”既“禁果效应”的心理基础。


毒品作用于人体导致的工作能力下降甚至丧失,以及成瘾后影响社会安定,与国家这种阶级社会的组织的建立建设的需求背道而驰。同时,社会中又有吸毒者将吸毒时的快感传播出来。对“吸毒”的了解仅限于字面理解的这一信息受众,便开始了对快感部分的想象。这就在受众中造成了一个“期待——召唤”结构,毒品之于听闻过吸毒经验的人的“禁果效应”形成。作用于“禁果效应”中人类的两种天性心理,使得听闻吸毒经验者首先产生好奇——“吸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人是否真的对毒品那么容易上瘾?”因好奇始终得不到解决,听闻吸毒经验者就会呈现出逆反倾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目前,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已达三百余万人,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吸毒人员占75%,且该群体低龄化特征愈来愈明显。青春期是人通过正式认知世界,确认自我边际的时期,人的好奇心在这一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旺盛,因此“禁果效应”的“期待——召唤”结构亦在这一阶段最为稳固。在此阶段心中留下的关于“吸毒体验”信息的接受空白,到日后亦十分有可能导致参与吸毒的逆反倾向出现。




3

夸示

“多巴胺”和“禁果效应”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人会难以克制的去吸毒,而让贵圈区别于普罗大众成为瘾君子的重灾区的原因则是“夸示”。

你是否还记得《动物世界》中,随着赵老师经典的那句“雨季来临,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各类雄鸟或昂首扩胸,或舒展尾羽,癫狂至极的勾引雌鸟?除了交配,也还有其他情况。比如,河豚在受到攻击时,会将自己的身体膨胀,有部分种类的河豚还会竖起皮下骨骼,使自己全副武装,以达到威慑掠食者的目的。这就是夸示,是一种宣布主权的动物行为。对动物而言,主权既将自己的种质基因散播开去的权力。求生、繁殖,目的都在此。夸示要传达的核心意思是,“我有伤害它/你的能力,所以我的基因更优秀”。但有意思的是,动物的夸示行为,在真正生死存亡的时刻,其实际效用正与要传达的意思相反。



黑腹军舰鸟夸示


孔雀、雉鸡等靠扩大尾羽面积求偶的鸟类,无疑是给自身在面对天敌逃亡的状态下增加了负担;如同黑腹军舰鸟之类鼓起艳丽的喉囊求偶的鸟类,必定要承担自己被掠食者发现的风险;而像河豚、斗鱼之属靠扩大自身表面积慑敌的动物,则完全舍弃了逃生的速度……既然如此,动物为何要不惜增加自身死亡风险进行夸示?


答案就在于这个“示”字。前文说过,动物求生、繁殖的目的均是散播自身基因。面对天敌能够逃生存活的动物,的确延续了其未来散播基因的可能性。一只能够在各种危局逃生成功的动物,其基因固然也一定优秀。但问题是如何让异性认识到自身基因的优秀?


我们来看动物的夸示行为,雄性孔雀间比较的是谁的尾羽更长,雄性军舰鸟间比较的是谁的喉囊更艳丽,雄性斗鱼间比较的是谁的鱼鳍更大,总结起来既是“让你看到我的求生负担更大”——一只身负各种对生存不利的因素的动物,仍能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它的基因如何自不必说。由此,夸示既是动物显著的向异性表征自己优秀的符号。


人类作为高级动物,亦难逃其左。至今仍有许多部落社会保留着在成人礼上敲掉即将成年的男性一颗门齿,或是不施任何麻醉的在其全身密刺图案的习俗。以此来证明,这些男性具有承受痛苦的能力,携带优秀的遗传基因。而身处文明社会的人,经过了由“尚力”向“尚智”的转化,身上的夸示特点也由自身转向外部


自小被敲掉门牙作为成年礼的马赛人


抽烟、酗酒是最典型的夸示行为,写在DNA中的逻辑是这样的——“我敢于承担抽烟、酗酒对身体造成伤害的风险,证明了我的身体素质的强大,有着优秀的遗传基因”。因此,你总能看到对戒烟嗤之以鼻和拼酒的人。受制于人类大脑对多巴胺的控制量有限,吸毒百分之百会造成上瘾,这就使得吸毒成为了比抽烟、酗酒对身体造成伤害风险大得多的行为。吸毒相较于抽烟、酗酒,在人类潜意识里同一只长着更长尾羽的雄孔雀开屏无异。


我们说回明星吸毒的问题。明星光鲜亮丽,受万众瞩目,社会地位居于作为社会大部分的大众之上,其潜意识中自然不会把普通人作为夸示的竞争对手。因此,其夸示效果也必然要胜于抽烟、酗酒这类寻常之事。吸毒便成为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明星潜意识中证明自己的遗传基因胜于大部分人,优越到足够承担失控的多巴胺的风险的夸示需求。


与此同时,吸毒也在另一层面展示着明星的“能人所不能”。


吸毒为国家法律所严禁,触犯法律要受到严苛的惩罚,因此大部分人均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时,敢于承担受到法律制裁风险的明星,便又一次成为了那些孔雀、军舰鸟、河豚,夸示出自身在胆识方面的优越。相较于凶杀这种会立刻被法律调查的行为,吸毒以其隐蔽性,成为了明星以最小逾矩代价换取最大夸示效果的行为。


除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上瘾症状与触犯法律带来的制裁风险,吸毒亦会大量的消耗钱财,倾家荡产几乎是大部分吸毒成瘾者的命运归宿。但明星是一个具有丰厚资材的群体,殷实的家底成为了其吸毒夸示的保障,同时又为其提供了另一项夸示内容。


人是唯一一种具有经济概念的动物,且在漫长的社会形态变革中,商品经济已经完全取代了自然经济,成为了普遍的经济形式。这就意味着,钱成为了人类生存、生活的保障性资料。一个人拥有愈多的钱,其生存能力愈强,生活质量愈高。钱便是人类由自身转向外部的众多夸示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我们回顾生活中的男追女,无外乎珍馐、豪礼,这种大量消耗生存、生活保障性资料给对方看的行为,既是在说明“我的钱足够多,可以承担如此消耗,因而我非常优秀,优秀到可以无虞的负担你和后代的生存、生活”。明星吸毒亦是如此,潜意识中他们借自己可以负担吸毒带来的无限度对金钱大量消耗的风险,将自己与大众区别了开来



▽▽▽


以上便是明星这一群体高发吸毒状况的原因,其根源是为了凸现雄性遗传基因优秀的自我夸示,上升一层则是对自身在社会生物链中处于更高位置的彰显。所以,吸毒明星中有女性,也是因为她们要证明自己可以攫取跟男性明星同等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女权范畴的问题了,不做详述。


然而,这些并不能成为明星吸毒的借口。毕竟,人类走过了漫长的进化岁月,还是应当克制体内动物性的部分。且吸毒这种主动承担自我伤害的风险的行为,还与常规的夸示有着一个本质的区别。当人对毒品上瘾后,吸毒的心理、生理动因就变成了单纯的物质依赖,是对刺激大脑瞬间释放大量多巴胺所产生的快感的迷恋。与夸示是为了将优秀种质基因散播开来相悖,这种行为会直接导致大规模种类的基因的传递中断。


吸毒丧命的人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自省,对于明星的消费是否过度。让其感到自己优越的环境,是谁造成的?如果社会舆论不似如今这般疯狂的关注明星,他们亦不会觉得自己是众星捧的那个月。换个角度,我们思考一下,吸毒明星们借口中的那个“压力”,到底是什么?


而根源上,媒体要考虑清楚,如何在客观呈现新闻的情况下,避免在受众心中形成关于毒品的关键信息空缺导致的接受空白,不要再让“禁果”成为格外甜的那一颗。这是吸毒行为的起点,也是我们要全力避免的情况。相对“夸示”,“禁果效应”的影响范围是更广泛的所有人,毒品并非只对明星造成危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