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的点赞和评论。
我答应各位的爆照已添加。
另修改了一些错别字,谢谢各位了。
=====================================================================================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觉得我是这个世界上最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人。
首先上链接:恋与制作人大型劝退广告
今天叠纸公司的作死的大型劝退事件为导火索,我写了这样一篇文章。
先说说我自己,2009年开始看日本动漫的。
首先我不是一个喜欢玩游戏的人。
从当年的传奇、魔兽世界、qq炫舞,到dota,英雄联盟、再到手游的阴阳师和王者荣耀、吃鸡。都曾经在我所在的圈子里风靡一时。(嗯,有些现在还在风靡着吧。大概。)然而这些游戏没有任何一款能够吸引我。
其次我是那种欲望很低的女生,我换季了买两件衣服,真正穿坏了才会买新的,化妆品买平价的,口红只有一只,不买包包,不喜欢旅行,身边的女孩子疯狂收集的东西我都不喜欢买。
这是前提。
但是,作为乙女游戏的资深老玩家,当我在微博上看到恋与制作人的推广的时候,我前后不到3秒钟就下载了。
心里想着的是天啊,有生之年终于等到乙女游戏正规引进了!!!泪流满面啊!!!
我是从2010年开始玩乙女游戏的,感谢那些翻译只署网名的年代。他第一批的把这些东西免费的送到了我们手里,然后,造就了后来的日语还不错的我。
说到我的乙女游戏启蒙,便是honey bee的星座彼氏了。
当时本着提高日语的心态,反反复复的按录音回放,星座彼氏里面的青空颯斗也是我的敬语启蒙。
他是一个立体的有性格的敬语教材,让那时候的我知道了敬语并不是只是いる变いらしゃる这样简单的背诵。更是一个整体的彬彬有礼的日语体系。以及如何变成一个讲日语的彬彬有礼的人。
而许墨其实就是剔除了所有阴暗面(也可能还没展现出来)的青空颯斗。加上日文声优也是同一个人。我其实偶尔窜戏的。
生怕许墨突然间拿出小黑板,开始刮指甲。
后来大三的时候去了两年日本,为了玩更多的乙女游戏,开始玩PSP端、通了很多,而且玩到最后,也就都是一样的套路。
日本企业总是喜欢遵循着市场已经检验过的模式走。玩多了也就腻了。
「你的眉间的皱纹又加深了哟」
既可以是木ノ瀬梓用回来嘲笑宫地龙之介。
也可以是冲田总司用来吐槽土方岁三的。
而且厂商变现的方式也非常让人着急。
要么卖点质量堪忧的廉价周边。。要么是办个粉丝见面会,把声优请来搞个小综艺啥的。
转化率超低。游戏本身要花钱就已经屏蔽了一些不想花钱的人了。办活动更是辐射不到我这种消息闭塞的人。。
所以,虽然乙女游戏解决了我大部分的业余时光,像我这种铁粉。学生时代的我,居然没能给honey bee花过一分钱。
不过,我不是不想给游戏充钱的,说到一个比较夸张的,高考结束,百无聊赖的我在某BL杂志上看到了星座彼氏出了app。然后我就兴致勃勃的买了iphone4s,对,我应该是这个世界上仅有的因为这个原因换iphone的吧。
游戏大概界面是这个样子的。
买了之后发现了一个非常非常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居然没声音。花了我120日元居然没声音。然后我在想大概是因为十二个帅哥没集齐吧,于是就买了十二个,然后还是没声音。(嗯,现在想起来自己真的是个脑残。)当时我差点把4S摔了,想着我为了这个随身携带的男朋友花了将近3000+买了iphone,居然玩不了,我当时疯子一样的在app市场上找替代品
然后我就找到找到了这个:二分之一男友
日向和刹那这对白天温柔晚上傲娇的分裂症兄弟(其实是一个人。)
这个游戏呢,基本上就是每天摸屏幕几下,然后好感度到了就会就会解锁新剧情,然后跟你说两句情话。说实话也没什么剧情,也没什么可玩性,但是因为这个小人会动,并且声音还不错。
虽然这个游戏后来停服了我一直没舍得删除,因为真的很容易就关底了,没事儿就把记录清零重新玩儿,其实这个游戏超级无聊,但是因为没什么做的更好的手机游戏了,我就一直凑合着玩儿。
上图:
说了这么一大堆,为了证明什么?就一句话,我是典型的乙女游戏的受众,也就是说我心里很清楚,是我需要这类的游戏,而不是这类的游戏需要我。
今天刚好看到了那个骂声一片的广告宣传片。那个讽刺女性玩家的广告。
只想说,目前作为在甲方公司做着内容运营的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心里其实没有什么感觉。一个这应该是公司包给专门做视频的乙方公司做的宣传,乙方公司不懂用户,然后甲方审核的时候也没长脑子。
很多年前在网上看了一个薄樱鬼的声优见面会。当时是要录一个全员喝醉酒的现场。一个粉丝大概太激动了,在下面大喊:“干巴爹。”结果声优很不高兴:我可是专业人士,你让我加油?你是小瞧我的技术么。
但是年少的我看到这段,备受打击,想着那些声优在配这些让我热血沸腾的情话的时候心里,也许是忍不住恶心的吧。后来挣扎了一阵子,觉得自己可能还是离不开乙女游戏和广播剧。那:【声优读台本时候没有倾注感情是因为他们不敬业】来麻痹自己。
扯远了。
我要说的制作方应该是懂的:乙女游戏的受众,是非常的玻璃心的。
不用你提醒我我这样很不堪,不用你告诉我我的所有热血沸腾全部都来自声优的技巧而非真情实感。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活了25岁了,连谈恋爱是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有真的人愿意和我来一场认认真真的恋爱的话,谁愿意和假人认真。(哼)
因为前面,薄樱鬼的干巴爹事件已经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我自己是没什么气愤的,在不是乙女游戏受众的眼里,我们就是这样的形象,我早就接受了,不仅没有玻璃心,并且还心疼的抱住了自己的膝盖。对对对,我就是那个无法恋爱,靠幻想活着的人。我妈问起来的时候我也说我在和清华大学的博士恋爱,怎么样?无非就是说谎呗,我说李泽言,连打草稿都省了。
但是,我是我,对于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玩家来说,真的是顺着脑顶浇凉水。出错后,制作方没办法直接在玩家面前说:你没有那么不堪,那个视频是为了搞笑的。不是在讽刺你们。
时至今日,制作方已经没处解释了。没错,乙女游戏的受众是一群非常非常敏感的人群,她们的小玻璃心一碰就稀碎,尤其那些还没有想清楚怎么回事,就糊里糊涂的冲了很多钱进去,并且憋在第十章结尾闹心的人。还没有认清楚自己的定位,只是纯粹的好玩,然后跟风不小心迷住的人。
你们这样说他们,无异于当头一棒。
本身乙女游戏就是为了解决没有男朋友,或者男朋友是个木头不会说情话的广大女性的精神生活的,不要把她们说的那么不堪,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自己一遍被骂着还一边给制作方送钱。这样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应该会刷掉一些不清醒的路人粉,而像我这种中毒已深的资深乙女。
你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只要你还有好东西,我就还是会给你继续充钱的。嗯。毕竟我闹钟响了之后,如果不在被窝里玩儿半个小时,我连爬起来去上班的勇气都没有。
====================================================================
嗯,作为一个已经工作,收入不错,没用完化妆品绝不买新的,双肩包上班,衣服没破就不买新的,不喜欢旅行,也不喜欢看展览看电影,没车也不需要还房贷的人来说。
我每个月真的会剩下很多钱,所以,如果内容足够好,我不介意每个月冲个几百块。几百块而已,买我每天上班都心情愉悦,睡觉前居然还有一点小期待什么的。简直是很划算的。比真的去谈一个男朋友划算多了。
第一,只要我不打开游戏,他们永远不会在我不想让他们出现的时候出现。
第二,我确定他们的设定就是爱我,他们送我回家,都是爱我,而现实中做同样事情的人,很可能只是想睡我,辨别起来太麻烦了。
这是乙女游戏的精华所在。哪怕我忙的一年都没有打开星座彼氏,再一开游戏,还是初见的那一天,木ノ瀬梓笑着说,学姐的箭上,没有那道光。
说到恋与制作人,听说开服一个月流水有3个亿
我认为其实它能做起来并且这么说成功的的很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将手游的模式,转化到原本玩就需要付费的乙女游戏上。传统的游戏是先买后玩儿。
现在的游戏是,我先让你免费玩,等你上瘾了,等你爱上李泽言了你再充钱。而且让你疯起开一下冲好多钱。
当然这也有很多弊端,就是冲动玩家会因为冲进去很多钱还没有得到想要的卡,而怒卸。我希望能有一个度出来,比如说我给自己设定这个游戏每个月就花100块,嗯,那超出的话就要输入密码或者别的什么。这样的话,花费能够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这样制作方也少了一些杀鸡取卵,留住用户,是游戏长久存在的王道。
另外,我最想夸制作方的,是负责翻译、和本土化的人。
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导入。搞得非常真。翻译也不像以往的乙女游戏,只是完全的强调达意。玩日文版的一定会发现,日文和中文,在二次元圈,除了少数极优秀的作品(比如说搞笑漫画日和)大家普遍是接受不了大多数的国语配音的。
恋与制作人的日文台本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和以前的乙女游戏说实话没什么区别和特色,但是中文的翻译和润色非常到位,甚至到了六章后直接撇开日文台本,自己独立门户的感觉。既不玛丽苏也不中二的感觉,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做中国国内市场,中文版走心了怎么会输给日语呢。
第二个我要夸的是做人设的。在游戏中这些专家的作用远不及四位主线人物。但是我们透过这星星两笔的简介,仿佛看到了大部分中国人的挣扎。这一定是一个非常了解中国的人才最的出来的人设。非常走心。
他们仿佛并不只是我过关的道具,而是一些活生生的人。
====================================================================
可能是初次尝试,制作方选择了所有稳妥会火的套路。小时候其实认识长大了女主却不记得了。这在星座彼氏里可以说是玩儿烂了。
儿时记忆重演。遇到危险,被英雄救美。另外加上了中国本土比较火的霸道总裁元素。
人设做的非常好,但是,欠缺的是什么呢?
缺点
所有的东西退去,产生那种叫做爱情的东西的,是另一半的不完美的地方。他们四个太完美了,完美的让人觉得我怎么配被这么完美的人宠着。
希望他们的阴暗面,脆弱,缺点,这些方面能够在第十章以后体现吧。
说到这里,我真的是非常佩服制作方的。爆满王里服部编辑在最初就说过这样的话:“有些人是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火了,这种人的第二部作品很难再火,另一种人计算着读者喜欢什么,然后活了,后者才比较难得。”恋与制作人团队就是后者。
====================================================================
接下来这一段,用于向那些鄙弃乙女游戏的人解释。为什么乙女游戏能够火?
1、他们让小说有了声音
2、他们让用户能够控制看剧情速度
3、他们具象了一个没有恋人或者恋人不尽人意的人类的全部幻想,而其实【没有恋人或者恋人不尽人意】就基本直等于所有女性用户,他们有非常大的用户群。
4、中日文化的相似性,让制作方直接拿来日本检验完毕的元素,直接市场投放。只小范围调整即可,风险小。
5、请了日本名声优,适度借力,用完就扔(哈哈)
====================================================================
很多用户说: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体验特别好,但是听说后面要充钱了,要在自己爱上这四个男人之前卸载,以免花太多钱。
又回到刚才的话题,我,因为闲钱比较多,又精神世界缺失,所以我不介意每个月冲个几百。
但是,大部分用户最多最多,能接受每次冲三块钱,充钱的频率越低越好。不然,他们就要流失了。
我希望制作方能够在变现策略上有所调整。让免费的玩家只要花时间就能玩下去,让每个月花三块钱的玩家留下来,让能在里面充几百的用户优势明显并且满满福利。
流量为王,只有你能留住用户,这个游戏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我不希望这个游戏倒掉,我希望他能够找到一个能够长久存在的平衡点。
说到火,pokemon go火的多,但是现在还有人玩么?我希望不要有一天我带着惋惜的和别人讲,中国从前有一个叫叠纸的公司为所有的后来者树立了标杆。
然后四个男人连个结局都没有。
====================================================================
说到剧情,到第十章为止,恋与制作人是我所有玩过的游戏里面,剧情节奏控制的最好的一个,没有之一。
身边好多人都卡在了,第六关上,白起举枪的后面的剧情特别让人挂心,但是又不知道具体要冲多少钱才能顺利的看到下面,想着后面还有那么多章,感觉要是个无底洞。上了一下B站发现好多人传了剧情上去,那我干错看完好了,看完了之后好奇心解了,后面的剧情加上难度加大又失去了吸引力,遂卸载。
我希望制作能在这方面加一考虑,流失用户,是最得不偿失的,自己算算自己的获客成本是多少。
====================================================================
高中的时候星座彼氏里我最喜欢的是七海哉太。after spring 的系列现在还在我那个已经快开不开机的破电脑里存着,每次玩我都忍不住的会再次选择七海哉太线。
因为在那个夏天,哉太要做一个生死攸关的手术。要做一次要不要接受一个有风险的手术的人生选择。我真的不忍心不陪在他身边。
好了我知道有些人,要说我有病了,那些都是假人,你会不会陷得太深了。
我当然知道这不是真的,我已经二十五了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不是真的。
就像制作方专门花钱拍广告来提醒我的那样:我知道这都不是真的。。
可是不是真的又怎么样呢?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心理需求。
当我忙的时候,当你被甲方爸爸几次反复的将方案推倒重来崩溃的时候,当你加班到深夜赶不上末班地铁被黑车司机宰客的时候,当同事把本来不应该你做的事情推给你的时候,当你做的工作被上司拿去跟老板请功的时候,当一直对你还算客气的老板,突然对没什么错处也没什么成果但是很努力的你说:“明天开始你就不不用来了“的时候。
你其实是没人可以倾诉的。
90后,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喜欢说「刚到职场,有什么事情要忍。」
「你那点小委屈算什么?」
即便是有男朋友,面对突然之间泪流满面的你,他能说什么:
“你怎么了啊?”
“你又怎么了啊?”
面对这两句话,你真的有心情去一五一十的讲发生了什么。即便你讲了,除了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差,什么都改变不了。
其实我只是很累,此时我只是想听到几句夸奖而已,哪怕是骗人的。哪怕是声优忍着恶心才讲出口的。
我要这些瞬间
我当然知道我面对的很多问题事实上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的。
但是我只是想要一句发自内心的肯定。
或者一句安慰。又或者是一种分担。
其他,我什么都不要。
====================================================================
还是那句话,如果内容好,像我这种精准受众,其实不介意每个月冲个几百块块钱进去。能够花钱买到取悦,也是很好的,我不知道声优怎么样,但是这四个假人是不会骗我的。哪怕是到了烂尾的那一天都不会骗我。这是我唯一能确定的。
另外有人说你还没找到男朋友是因为丑吧,那我暴个照片吧,
我想说,乙女游戏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真的很希望恋与制作人的能够在平稳的越过红利期之后,能够真正着手解决如何留住用户的问题。
我还是那句话,别卖周边,卖周边才几个钱?
另外我希望BD能够谈起来,走起来,能够让所有的女性向商品都在这里有位置。用插画的形式植入一些商品,让商家替用户拿钱玩儿游戏。如果我是银行的话,我可能会考虑给李泽言的黑卡植入广告,如果哪个银行能把自家的信用卡和李泽言挂上钩的话,从来不办信用卡的我可能考虑办一个。
蕾丝的例子还有很多。所有的小道具。都有文章可以做,降价,留住用户,是方针。
====================================================================
前者,你花了1万块钱获取了一千个用户,第一个月,平均每个用户给你冲了100块钱。你总流水是10万块。下一个月用户因为怕继续花很多钱大部分的流失掉。你因为没有了经费,倒闭。
后者,你花了1万块钱获取了1000个用户,这一千个用户平均每人给你冲了10块钱,这些用户觉得10块钱与你的内容相比非常超值,并在你的低成本诱导下(钻石、限定卡片)又给你吸引来2000个新用户,每个用户又平均给你冲了10块钱。每个月都有钱,在看到你作出小剧情高潮的时候,用户又冲个一两块钱给你,粉丝越来越多,开始有商家,和你谈推广,你巧妙的把广告植入到你的内容里,更多的钱让你吸引到更多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你的内容越来越好。
不用我说,各位也知道哪种比较好。
====================================================================
嗯,也许上面的两个例子有那么一点抽象,那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恋与制作人!不知道你缺不缺运营啊,缺的话来找我吧我是最了解用户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