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迷航》的玩法特色是什么?

260 2023-12-13 18:22

终于坐火箭逃离了这个星球,说说感受。

终于总体来说,这个游戏的前10个小时游戏体验是最佳的,往后依次递减。刚进入这个世界时,由于氧气瓶的容量不够大不能深潜,没有载具不能远行,食物储备不足且易腐,以及天黑后对未知的恐惧,人的活动范围会被限定在逃生舱附近,即使出一趟远门最后还是要回逃生舱进行补给和装备升级。在夜晚,天空中挂着血红色的大月亮,水里除了某些夜光生物发出微光外,海水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伴随着潜行者的嚎叫声,绝对能令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恶意。

但人是会适应环境的,当你在这个星球上度过了几周的日夜后,你就会发现,黑暗是不会杀死你的,潜行者也不太可能轻易杀死你,于是你的胆子就会慢慢大起来。当造出海蛾号后,深潜的能力得到加强,终于可以不用像东南亚捕蛤蜊的海民那样在海床上摸索一分钟后就要快速上浮海面了,造的手持快速上浮气囊也可以摆在柜子里了。想要打捞残骸,只要把海蛾号停到残骸边上,之后想在残骸里面摸多久都可以,无论是30米下的浅海还是200米下的深海。

然而,意外也总是不期而至。有句老话叫淹死会水的,对大自然丧失敬畏后就会被大自然教育。我在潜蛇菇洞的时候连信标枪都没有就孤身潜入,导致想上浮的时候发现找不到来时的洞口了。这一刻,我又想起了初入游戏时体验到的深海恐惧。万幸洞口就在水底残骸的正上方,转悠了两圈后终于逃了出去。回到基地后,赶紧照着蓝图把信标枪做出来了,以后再也不敢毫无准备在洞里瞎浪了。

随着我在这个世界探索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对这个世界也越来越熟悉。去极光号和各个小岛搜集蓝图后造出独眼巨人,进入大潜艇的那一刻,成就感爆棚。后来更是惊喜的发现水下基地室内建的那些设施居然能搬到潜艇上。

这一刻,我感到了自由。

海底基地如同枷锁一般限制我活动范围和采集效率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花了十分钟把海底基地大部分设施、资源、食物都搬到了独眼巨人号上,并把它改成黄黑配色以致敬甲壳虫乐队。

“已准备完毕,独眼巨人号,前进2,起航!”

“舰长,我们去哪里啊?”

“我也不知道,要不先找个深海海沟把锂和磁铁矿补满吧。”

在疯狂高效采集后,我通过攻略知道了镍和蓝晶矿在七八百米下的更深层,而且必须进入失落之河的洞穴才能抵达。于是游戏的后半段就基本上以生命之树为基地,以地热能为能源的深海冒险了。相比于前半段,后半段剧情更加精彩一些,逐渐脱离了采集制造元素,开始以线性流程的故事为主。然而不好的点是想在深海找到剧情触发地点并不容易,特别是在没有地图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对路痴极其不友好,而且一路上还得时不时出舱清理沾在船舱上的长相极其恶心的热能吸虫。鬼知道我在充满岩浆的海底兜兜转转了几圈放了多少个信标才找到了地热发电站和海王监狱的入口。这种时不时迷路了还得切出游戏查攻略的做法非常破坏游戏体验,感觉像是游戏开发者教你玩游戏,教的还不咋地,你还得自己再多买本教辅配合着看。丧失了开放世界的自由度,再加上流程不够友好和晕3d,最终搭完火箭后让我有种这蛋疼的深海找路看剧情流程终于结束了的疲惫感。

这游戏火箭升天的剧情不由得让我想到之前玩过的异星工厂。同样是孤身一人流落异星,最后坐火箭逃离,异星工厂通关后真的给我一种爽到的感觉。看着满屏的物流机器人飞舞和错综复杂的流水线,我真的感觉是自己通过不懈努力而完成了一个壮举。而深海迷航后半段在攻略辅助下完成的剧情像是在游戏开发者规定好的路线上连滚带爬的完成了任务,体验就没有异星工厂这么好了。

不过总体而言瑕不掩瑜,确实是一个好游戏,游戏的音效和水下效果做的极其有代入感。在没有习惯深海和夜晚的黑暗前,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潜到海洋深处带来的未知恐惧和水下的窒息感,绝对是仅仅通过模拟视觉和听觉就能感受到的绝佳体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