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学怎么样?

泛旅传媒 2023-10-07 22:11 编辑:admin 275阅读

我前几天写过一篇编辑出版类招聘会的解读,复制到知乎好多信息不能显示。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我公众号详细看一下,会不时的写写随想啥的。(在文末有公众号号码,看着有兴趣去公众号看好了:)

以下正文:

上上周末(2019.11.10),北京朝阳区郎家园有一场出版文化类招聘会。

虽暂时未考虑从事该行业工作(以下论述无利益相关),但作为编辑出版的学生,还是决定要去长长见识。

招聘会规模不大,但个人感触良多,特述出,与同窗分享。仅从本专业“对口”就业角度讨论。

见识浅薄,不够专业,但绝对真实。

招聘会场地示意图及参会单位

共14家参会招聘单位,可大致分为三个阵容:

综合类民营图书品牌(湛庐文化 、新经典文化、湖岸出版、千秋智业)


童书与儿童教育品牌(新疆青少年出版社·贝贝熊童书、天略图书 、国开童媒 、青豆书坊、蒲公英童书馆)

国有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各出版社的具体招聘信息我整理为一张表格,想要具体了解的话,可在下方扫码获取,这里便不占用篇幅展示了。

进入会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各家招聘方窗口前面队伍的参差不齐。

民营出版品牌招聘方前大多门庭若市,传达着求职僧多肉少的现实困境。

国有“传统”出版单位前方多数门可罗雀,彰显着图书出版行业的时代窘境。

1

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并不排除这个原因:参会的五家国有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个别编辑岗位,专业指向性特别强,应聘人数较少无可厚非,但这只是个别情况,不能说明大趋势问题。

通过对招聘信息的对比,很直观的可以看出两者有三方面的差异:

①学历要求

国有出版社用人学历要求平均在研究生及以上。虽然现在学历通胀得厉害,但对于一场出版单位社招而言,还是没有硕士遍地走的场面,求职者以本科学历为主。(没有条件进行严谨的数据统计,仅仅以在会场的见闻作为评判标准,可能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国有出版单位有资格“端着”。凭借更加稳定的体制及丰厚的薪外福利,对学历、工作经验、专业背景,要求应聘者面面俱到也无可厚非。

清华大学出版社给出北京户口的待遇

②薪资水平

虽然像上边说的,国有出版综合待遇不差,但在直观的薪资待遇上,相比为商业而生的民营出版公司而言,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考虑到我国出版社的所有性质,出版社与出版公司的待遇差别,可以简单比喻为公务员与私企的区别(不知道这个比喻恰不恰当,个人理解)。各别出版社、各别部门可能盈利性比较好,但总体而言,国有出版社薪资水平上还是与民营出版公司有差距的。

对于“家里没矿”的求职者来说,见不到现钱的稳定与挣钱的996而言,似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③发展前景

传统出版社,特别是参会的这五家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对于年轻求职者来说,工作内容、发展前景有没有期待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不过,从现场风评及应聘人数来看,大部分人是持否定态度的。

2

本科阶段,编辑专业的尴尬

去出版机构,应该算是编辑出版专业最对口的工作之一。这是之前我想当然的事情。

但事实是,招聘方对本专业的需求微乎其微。整场招聘会14家出版单位、共119个岗位中,仅2个岗位任职要求中表示“编辑出版专业应聘者可加分”。

绝大部分岗位要么是文史哲大类均可;

要么是明确要求出版物内容相关的专业,例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所有内容生产岗位均要求理工科背景;纺织出版社要求服装、设计专业。

清华大学出版社策划编辑岗位要求

这个行业环境下,编辑出版专业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社会需要的从业者,是编辑专业的XX从业方向,还是XX专业的编辑类工作?


研究生阶段没有体验过,不敢怀疑。但本科阶段编辑出版专业的学习,是可以作为依仗的专业背景知识,还是仅仅是一项实用性技能?

如果仅仅作为一项技能的话,大学阶段非编辑专业的从业人员,在职业实践中掌握这项技能的时间又需要多久?

这里并不是抱怨,因为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我们专业、我们学校。这样的尴尬几乎所有大学及学生都会面对,所以谁都不能拍胸脯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但作为这种现象尤其严重的专业的学生,个人觉得应当了解这种困境,及早作出准备。

3

内容类应聘三要素

学历、能力、兴趣


学历作为一项可视化标准,无话可说。

能力,如何证明自己的能力?

(因为出版行业多是内容生产类岗位,下面的讨论没有涉及可证明组织协调能力的校内管理类任职情况)

作为能力的一部分,学历当然可以作为一项证明。但其他应聘者能投这个岗位,在学历上肯定是不分伯仲的。

那学历之外的能力靠什么证明呢?作品。

因为是社会招聘,参会的应聘者有不少拎着自己做过的书籍来展示。

一位应聘者展示自己参与制作的立体书

那么应届生多数没有作品可以展示,实习经验也是重要加分项。

对于本专业而言,因为课程设置,在大四这年11月之前,几乎没有超过两个月的可实习时间,对于实习经历积累而言是非常吃亏的。即使有份不错的平台经历,招聘方也有理由怀疑:这么短的时间内是否有真正的经验积累(同班同学真实经历)。

而且特别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并没有长期的培训条件。看重实习经验的原因,不外乎希望学生入职后可以尽快上手工作。所以比“去哪做过”更深层次的是,“做过什么”。

不是说说而已的兴趣。

出版行业工作多为内容生产类工作,属于持续性的创造性工作。

对岗位的兴趣代表着之前已经有过相当的自我积累,及工作积极性。不然侥幸入职,对公司与个人而言是两不痛快。


这次招聘中湖岸出版要求所有应聘者都要提交一份书单。

湖岸出版的书单要求

其他出版单位虽未像湖岸这样要求系统提交书单,但也均有或多或少的提及兴趣的重要。

4

秋招的本质与虚无的焦虑

因为决定要直接就业,所以在大四开学前后便开始寻觅工作。

生怕错过“秋季招聘季”,也就是秋招。但经过一番碰壁与“惶惶不可终日”的焦虑之后,才算明白:能进去的公司,啥时候都能进;进不去的公司,春夏秋冬都不会招你(说的草率,但是那个意思)。

那对于我们学校-我们专业来说,哪些是能进(容易进)的公司呢?

是那些没有所谓秋招的公司,即一般中小企业。这些公司职工都是随缺随补,别看校内秋季招聘会他们来了,搞个夏季招聘会,他们还来。

秋招真正的参与者,是那些不差钱的大公司。它们有完整的员工培训流程,以及雄厚的底蕴支持。哪怕秋招进去的新人完全不产生效能,它们也有资本养这些“闲人”一段时间。而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凭借现有资历,通过秋招进入这些公司作为正职的可能性……大家懂得。

这次招聘会特意向湖岸出版的HR询问:除这段时间招聘外,其他时间还会发布用人需求吗。对方表示如果缺人会随时社招的。

秋招、春招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来讲是个悖论。所以按照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节奏,不必因为所谓的秋招时间而打乱步伐。

因为直接从复制过来,有些图片内容显示不全,完整版可以去我公众号"孟硕"查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