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是一个怎样的导演?

泛旅传媒 2023-01-30 23:31 编辑:admin 213阅读

他是一个充满才华和智慧,能够找到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荧幕上展现得淋漓极致的一位导演。姜文导的每一部片子都有它的深意,似乎没有什么太过激烈的场面,用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铺垫,这是他的一种个性,也成了他的招牌。

从《阳光灿烂的样子》到《邪不胜正》,他几乎没什么差评。大家都说姜文导的电影,都是业界良心的标杆,这的确是有夸大的成分,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合理。他的电影风格是有种独特的魅力的,不随波逐流,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讲述每一部影片。久而久之,大家对以“姜文”冠名的电影,也都有了信赖感。

姜文的眼光也很独到,他总能找到特别适合影片中人物的演员。不知道该说是演员赋予了角色生命,还是角色就是为了某个演员而生的,反正两者之间就是很契合。姜文在导演界可以算得上是顺风顺水,而他的弟弟姜武在演艺圈也是大放光彩。他们兄弟俩是分不开的,我们能在姜文的很多影片当中看到姜武的身影,比如《让子弹飞》就是他们兄弟共同出演合作的。

姜文在每当导演之前,也是一个演员,即便是转行成导演之后,他也还是在演戏。他在早年就已经获得过百花奖,金熊奖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奖项。作为一个从“中戏”出来的人物,他是成功的,我想他对这个社会肯定也有很多想说的道理。

在他的影片当中,我们能看到他幽默的一面,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露骨的现实,隐晦但能让人看得明白。每个导演都会有自己的风格,而成为一个好导演的前提,就是要学会揣摩人物,同时需要是一个好演员,姜文恰好做到了。1985年姜文受邀出演《末代皇后》中的傅仪,为了演好这个人物,他做了很多功课,而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口碑评分自然是高的。

对于一个努力的人来说,不管在哪一行都能散发出自己的魅力。姜文不管是当演员还是导演,都能做到无愧于心。别看他外表是个糙汉子,内心却不知道藏着多少的侠骨柔情,否则也就不会有电影当中展现出来的细腻情感。当然,这些和他的感情经历也都分不开。

姜文最轰动的一场恋情,应该就是和刘晓庆的姐弟恋,不过并没有善终。后来也结过婚,不过还是一样的结果,直到遇见现在的妻子周韵,感觉一下子对劲了。这夫妻俩也都是一条心,在两人好了之后,其实很少能看见周韵出现在大荧幕上,但在今年播出的电影《邪不胜正》中,两人又共同出演了,当然姜文还是导演。

不会写剧本的导演不是好演员,这话用在姜文身上是一点错也没有,他导出的每部影片都让人想去看。做为一个优秀的导演,自然是希望他能越来越好,呈现更多的好作品,这样也就不会辜负他一身的才华。

这是一位带着强烈雄性味道极其个性的导演。他有才情,有个性,也是极有思考力的一位导演。我对于姜文的欣赏,不仅仅限于“导演”这个角色,更欣赏于“强烈个人色彩导演”这个感知。我觉得他是一个内心强大的男人,又是一个对这个充满玩味的男孩。这一切组成了他“全面雄性味道的导演”,这个他给予我的独特的印象。为此,我愿意为他的任何电影买单,甚至已经加了“宠着他”的成分了。他这个导演,在我这里,是独一无二的。

姜文,他很“叛逆”。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描写了一个火辣辣的青春。在一个大商品的时代,金钱成了社会躁动的主题。而姜文却在那个时代,开始了自己的思考。当然,他最初的入手主题,还是从自我生活环境入手,从思考刚刚过去的青春入手。他成功了。在这里,我看到的马小军,更像是姜文自己,拥有一个恣肆而躁动的青春。年轻人的精力是旺盛的,却无处发泄,逃学,溜门撬锁,吸烟,打架,一切让贫乏的精神世界的荒芜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欲望的不可自持,让青春少年不断地想要突破一切既定无形的条条框框。“叛逆”的寻求个性,不惜走到“道德卫士”的边缘跳舞,于是姜文无可避免的对青春期的“性”有了那么朦胧的描述。用意识流的手法,展开的画面,却把一种时代躁动与逆反推到了极致。从这部电影开始,喜欢上了姜文拍摄电影的手法,恣肆的表达与出格的思想,以及观影中如何也逃脱不了的“刺激”。这种“叛逆”,这种姜文的个性语言,一旦理解了,认同了,必将沉浸姜文塑造的世界里,迷恋于他强烈的个人魅力中。

姜文,他的“讽刺”是辛辣的。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姜文还有些华而不实的大男孩的自我忧伤,那么《鬼子来了》就以势不可挡的姿势告诉你,什么叫“猛男式”的冲击与狂吼。这部片子以黑白方式拍摄,却在最后以血红色激烈地冲击了观众的感官刺激。即使在黑白片里,也以灯光角度,把各个人物的嘴脸拍摄的深入人心,时而精明,时而鬼魅。毫无“以其礼还其礼”的讽刺贯穿整部电影。阿Q式的中国人,死于愚昧。罪恶的日本人,死于自大。甚至最讽刺的是,最终马大三死在了国民党的刀下。整部片子,荒诞不羁,就连笑点都是带着痛和血的,就像“奋起的驴子”,等你笑的时候,会发现那笑是带着黏性的,是带着卤味的。这样的一部喜剧,不仅让大家感叹姜文真是个天才。

姜文,他的“批判”是幽默式的。这一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让子弹飞》了。2012年,《让子弹飞》是姜文沉寂五年后的作品。当初那个可以把唾沫摔倒你脸上的姜文,在这部电影里,突然温和和亲切了好多。邀请葛优,周润发,甚至连冯小刚的出演,这些大众熟识,拥戴的演员,自然就把姜文的电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习惯了他的辛辣,突然,姜文告诉你,他玩腻了。让子弹飞一会儿,让观众的心立马松弛了好几度。突然间,姜文就在观众心尖开始对各种社会现象“批判”了。潜移默化吗?但又觉得是狂风暴雨。民国吗?又像某种现实。游离在一阵又一阵的笑点里又觉得有个重锤是不是给心脏一击。我们看的是电影?也看的是我们的生活。捉摸不定,又觉得处处都是生活。姜文在《让子弹飞》里,长大了,不在玩味镜头,玩味意识流。表面上,他虽然平和了很多,但是内里却发现男性荷尔蒙肆意横流。姜文依然是那个姜文,即使微笑着讲一个故事,依然能感觉到他身上旺盛的活力与挡不住的才情。

姜文,他的“妥协”也是嘲笑式的。《一步之遥》算是姜文的一个滑铁卢。影评人的各种批判不说,观众突然表示“看不懂姜文了”。《让子弹飞》的追捧还没多久,突然就开始嘲笑起“姜文玩脱了”。更有甚开始嘲笑起“姜文的大男子主义欣赏的大白腿”了。姜文才尽了吗?不。他虽然也自己站出来解释过《一步之遥》,但是这部电影依然成了“姜文式失败”。但是,这是姜文,他是一位洞悉一切又喜欢掌握规则的导演。《邪不压正》,姜文说“压着速度呢”。他中规中矩的参加电影宣传,毫无吝啬的推捧着“小鲜肉”,在电影里,让当初被讽刺的大白腿的所有主角都出场,然后各种打了一嘴巴子。让影评人当了看门的,还给了一个穿糖葫芦。姜文调笑着这个世界的“电影规则”,嘲笑着所谓各种“看不懂的大众”要求的规则。他低着头,向大众喊话,我压着速度呢(就怕你看不懂)!但他还是那个不羁的姜文,依然是恣肆的。看着他的调笑,看着他的嘲讽,突然想更加平和地接受他的才情与任性。

姜文就是这样一位有才情的导演,他经常会让人感叹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但是他又是一位熟识现实规则的导演,他恣肆的表达着自己,既不固步自封,也不会世故油滑。他就是这么以男性的视角玩味着他思考着的,生活着的世界。为了他的才情,为了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愿意宠着他。他就是这样一位,可以用魅力征服你,并让你乐意包容他一切的男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