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江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

泛旅传媒 2023-06-17 21:45 编辑:admin 293阅读

没有江津区的,帮你找了一篇其他省市的,你可以用一下框架,然后把里面的具体内容换成江津区的就可以了。

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自2007年6月特别是年初以来,在省非遗办精心指导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下,我市按照省政府、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全面普查、摸清家底,健全机制、规范管理,整体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目标,坚持“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指导原则,联系嘉兴实际,确定前期准备、线索排摸、项目普查、材料制作和市级验收五个普查工作阶段,组织全市普查工作人员广泛深入地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至今年9月顺利完成普查任务,成效显著。

一、主要成效

我市普查工作尽管实质性起步较晚,实施普查时间不足6个月,但由于开年以来全市上下形成共识,抓后进促平衡,抓重点促发展,攻坚克难,快速推进,卓有成效,同时发挥好了后发优势,因此普查工作总体态势和质量良好,并取得十分喜人的成果。

(一)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

全市共收集非遗线索95678条,调查项目8979个,其中新发现项目占56.5%。

1.初步摸清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一是种类、数量状况。调查项目涵盖17个门类100多个种类,其中民间文学2460个,民间音乐260个,民间舞蹈108个,戏曲41个,曲艺65个,民间杂技40个,民间美术236个,民间手工技艺1093个,生产商贸习俗429个,消费习俗616个,人生礼仪1093个,岁时节令577个,民间信仰625个,民间知识404个,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444个,传统医药411个,其他77个。由此可见,我市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人生礼仪类资源最为丰富,分别占调查项目总数的27.4%、12.2%和12.2%;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杂技、其他类资源十分稀缺,占比均在1%左右;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传统医药类资源则相对比较丰富。二是资源分布状况。从行政区域的分布数量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桐乡市1972个、海宁市1919个、嘉善县1323个、海盐县1117个、秀洲区1254个、南湖区838个、平湖市465个、嘉兴经济开发区91个,其中平湖市因普查标准不同总量相对较少,这些项目遍布在全市74个镇(街道)及部分新开发的地区;从项目在全市分布的差异性来看,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门类的项目大同小异,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曲艺民间信仰等门类在各地的差异性较大,不少项目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带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色。三是传承人状况。普查中发现了一大批扎根民间的老艺人,全市共走访了非遗传承人(老艺人)8664人,掌握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其中对重要项目的传承人,不仅登记他们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及健康状况,还进行了拍照存档。今年6月,市政府命名公布韩海华等17位艺人为第二批嘉兴市民间艺术家。

2.建立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一是纸质档案。全市共编纂文字资料210册计965万字,其中编纂市、县两级普查成果汇编本17册,镇级汇编本77卷109册,其它相关资料84册。二是电子档案。所有普查形成的文字材料全部录入电脑,对录入数据的电脑实行专人管理。三是照片档案。普查对5417个项目进行数码照相,共拍摄照片1.7万余幅。四是音像档案。全市共完成调查项目录音368小时,录像748小时,计音像资料931盒。五是实物档案。共收集民间作品、实物2642件。

(二)发掘整理了一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及时抢救本地区具有代表性或重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是对全市濒危项目、高价值项目、特色明显项目、老年人年事已高项目、高潜力项目和影响广泛项目等2493个项目优先进行深度调查,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采集,及时加以抢救和重点保护。如秀洲区抢救不同版本的民间文学《呆头女婿》、《徐文长的故事》和一批传统曲艺作品等。

2.结合普查推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嘉善田歌、平湖派琵琶、平湖钹子书、海盐滚灯、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桐乡和湖州德清联合申报)等5个项目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嘉兴灶画艺术等12个项目被列入省第二批非遗名录,“嘉兴端午习俗”、“海宁硖石灯会”、“桐乡轧蚕花”和“平湖市迎大蜡烛”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数百个项目列入市、县级非遗名录;平湖市还公布了一批镇级非遗名录。其中民间文学《桐乡蚕歌》、传统音乐《南湖采菱歌》、传统舞蹈《秦山老虎嗒蝴蝶》、曲艺《海宁滩簧》等众多市、县级名录,均为这次普查新挖掘的项目。此外,我市积极配合省文化厅做好《中国蚕桑丝织》“联合国非遗名录”申报工作。

(三)初步建立了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这此普查涉及18个门类100个种类,涵盖我市境内所有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队伍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尽管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普查骨干,但根据非遗普查涵盖面广的特性还是需要培养一大批新的普查员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普查工作开展以前,大部分文化馆(站)业务干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许多老同志尽管多年前搞过民间文学“三集成”以及此前的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范围、要求却是知之甚少,对新加入的普查人员来说更是如此。普查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而且要求高、标准细、资料全,许多项目的调查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所有资料都要使用电脑操作。因此,这次普查对新老普查员来说,从知识结构到工作强度都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涌现出了许多催人奋进、令人尊敬的感人事迹。一年多来,我市通过层层选拔、多级培训、深造进修、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和途经,共组织和培养了16973名专业和业余普查工作人员,在全市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市、县两级文化机构业务干部为主干,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员为基础,社会协查员等为补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

二、基本做法

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五个有”:一是普查工作有力度。全市共投入普查骨干2914人,投入普查经费478万元,投入普查设备910件;二是普查范围有宽度。共涉及17个门类,多达近200个种类,几乎涵盖嘉兴全部农耕文明;三是普查对象有广度。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摸和调查,排摸线索基本达到每村100条以上,每社区50条以上,做到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四是普查内容有深度。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五是普查声势有强度。利用各种途经和手段,大造普查声势,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领导,保障措施有力。

1.搭建领导班子,加强统一协调。去年9月以来,市、县两级政府及时制订普查工作方案,先后成立由分管副市长或文化局长为组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宣传、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协调组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海盐县、平湖市、海宁市先后经编委批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心。全市74个镇(街道)相继成立非遗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

2.认真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加强行政推动力度。去年10月,市政府召开全市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作出全面动员和部署。各县(市、区)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动员大会,分管副市长亲自作动员,有关部门和镇、街道作表态发言,全面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期间,我市各级领导深入普查第一线开展调研和督查工作。7月24日,副市长柴永强、市长助理鞠飞带领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化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嘉善县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海盐县委副书记姚沈良、县委宣传部长张新民、副县长马小平等领导专题调研非遗普查工作;平湖市文体局局长沈力行多次参加村级普查座谈会,与村干部、村民一起进行座谈交流,摸排线索。二是加强信息沟通和督促检查。通过定期召开每月普查工作例会和每季度分管局长工作例会,加强县(市、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及时传递有关信息,了解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和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切实加快工作进度,高效完成全市普查任务。如南湖区普查办将区文化馆业务干部分派落实到全区各个镇(街道),建立对口联系和联络员例会制度,既加强各镇(街道)之间的情况交流,又检查督促基层普查工作。此外,省、市两级督查组先后对各县(市、区)非遗普查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确保了普查质量和进度。

3.争取财政支持,落实普查经费。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文化部门的积极争取下,财政部门在普查经费设备保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县(市、区)先后落实了普查经费,其中全市每个镇(街道)普查经费投入不少于3万元。海宁市按全市常住人口人均1.5元的标准,落实了非遗普查和保护经费90多万元。全市共落实普查经费478万元,其中县级180万元,镇级248万元,投入电脑、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和档案柜等普查设备910件。财政的有力保障,提高和加快了各地普查工作的效率、质量和进度。

(二)动员各方力量,壮大普查队伍。

1.选择普查人员,组建工作班子。市、县(市、区)根据普查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去年9月开始都陆续成立了以群艺馆、文化馆业务干部为主要成员的普查工作机构。全市各镇(街道)、村相继成立非遗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普查工作联动机制和工作网络。

2.利用各方资源,壮大队伍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完成,因此,我市在组建队伍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鼓励和吸收广大热心非遗保护的志愿者加入普查行列。一是发挥“五老”(老艺人、老教师、老专家、老干部和老村民)及大学生村官的作用,让他们直接参与普查工作;二是聘请热心于非遗保护事业的有识之士担任普查专家;三是发挥当地师生资源优势,结合社会实践和课题研究,参与普查和提供线索;四是联合广电站、图书馆等文广系统有关专业人员协同作战;五是联动教育、工青妇等部门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以此作为后备军,补充和壮大普查队伍力量。据统计,全市共有16973人直接参与普查工作,其中普查骨干力量2914人。

(三)把握主要环节,确保普查质量。

业务培训工作对普查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关系到整个普查工作的成败。因此,我市十分注意把握以下三个主要环节:一是注重培训对象和时间上的针对性。2007年12月,针对普查工作启动的态势,及时举办了由文化馆(站)业务骨干参加的全市非遗普查培训会;今年3月,针对各地普查队伍全面组建之时,在省非遗普查工作试点地区平湖市举行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平湖试点经验,以会代训,为全市普查工作进一步提供样板,作出示范,加快推进全市非遗普查工作进度;7月,针对普查工作如何更好地转入具体实施阶段之际,又在桐乡市凤鸣街道举办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项目调查培训会,进一步明确线索筛选、调查项目确认原则及项目采集方法等。二是注重培训方法上的可操作性。为使普查培训行之有效,我市坚持将辅导培训和现场示范结合起来,如将经验推进会、业务培训会开到镇村基层,组织一线普查员现场提问讨论、观看普查录像片、实地考察非遗保护项目等。三是注重培训内容上的实用性。先后印发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手册》、《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筛选、项目调查工作指南》和《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调查文本制作示范样本》等各类普查手册,成为全市广大普查员释疑解难、规范普查的实用工具书。全市累计举办市、县两级培训班161期,培训业务骨干6000多人次,从而建立了一支培训有素的普查队伍。省非遗办主任王淼、副主任陈顺水等专家为我市普查培训作了有力的政策和业务指导。

(四)营造舆论强势,宣传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遗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我市各地主要采取了以下五种非遗普查宣传策略和形式:

1.广场宣传。去年6月以来,市、县两级文化部门抓住“文化遗产日”活动契机,精心策划组织了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各类广场文化活动多达百余项。海盐县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大型宣传活动,向过路群众、社区居民、学生等发放非遗普查宣传资料数3000多份,并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横幅签名活动。

2.媒体宣传。一是电视宣传。抓住我市有线电视覆盖率已达百分之百的有利条件,各地在电视媒体黄金时段播出非遗普查游动字幕,并与电视台一起拍摄制作普查专题节目,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宣传活动。二是广播宣传。利用乡镇广播站,对农村居民进行非遗知识普及性宣传,鼓励农村居民自觉参与到非遗普查中来。三是报纸宣传。2007年以来,仅《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对全市非遗普查和保护的新闻报道就达500余篇。《南湖晚报》开辟“寻找嘉兴民间文化绝活”专栏,寻找范围是散落在嘉兴民间的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高手,引起社会很大反响。四是网络宣传。开设“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非遗普查QQ群,为各地普查机构提供交流平台。海盐县还通过移动公司短信平台,向县、镇级机关部门和单位发送5000余条短信进行非遗普查宣传。

3.展览、讲座宣传。一年多来,全市共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讲座达50多次。重要活动项目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风采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嘉兴市民间剪纸艺术精品联展、江南民间石刻艺术展、嘉兴市运河文化图片巡展、嘉善•干窑窑文化系列活动、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桐乡市民间手工艺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端午节”讲座等。

4.普查简报宣传。创办市、县两级普查工作简报,及时交流和宣传非遗保护和普查工作动态。《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报》开辟了要闻聚焦、工作动态、经验介绍、简讯等栏目,面向全省寄发,至今已出刊16期。嘉善、海宁、桐乡、海盐等县(市)均办起了普查工作简报。

5.部门联动宣传。采取多部门合作联手的方式,开展群众参与面广泛的非遗专题宣传活动。如海盐县文化局与教育局、团委、妇联等部门携手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倡议活动,通过少先队员、青年志愿者、妇女干部广泛开展非遗宣传活动。

非遗普查规模空前,收获巨大,影响广泛,是新形势下对祖先宝贵遗产的一次大盘点,民间智慧创造的一次大总结,嘉兴精神探源的一次大梳理。然而,由于受普查时间过短、普查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普查手段欠丰富等影响和限制,我市不少普查项目还存在着资料采集不翔实、普查种类不齐全、历史沿革不清晰、项目归类不准确、文本制作不规范等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普查转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后进一步加以完善和补充。

三、后续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旨在摸清资源家底,重在后续保护,关键在活态传承。面对硕果累累的非遗普查成果,对我市来说,就是要如何抓住申报和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时机,采取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强化非遗普查后续保护和传承工作,优化文化生态环境,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中的积极作用。

(一)制定一个非遗保护规划。

1、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长期保护规划。拟由市政府制定出台《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2009-2015)》,进一步明确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建立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目前已进入规划起草阶段,拟于2009年一季度完成任务完成规划制定工作。

2、规划一批重点非遗项目。今年8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将“嘉兴端午习俗”、“嘉兴五芳斋粽子制作工艺”、“嘉兴掼牛”、“秀洲火凉伞灯彩”、“西塘八珍糕制作工艺”、“平湖糟蛋制作工艺”、“海盐腔”、“海宁潮习俗”、“桐乡高杆船”等21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列入“十一五”期间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规划项目,并作为我市申报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申报项目。其次,充分利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对这次普查中新发现和挖掘的“濮绸丝织工艺”、“三塔踏白船”等一批确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且普查资料完备的非遗项目,我局已发文要求各地可以通过增补嘉兴市级非遗名录的办法,积极申报第三批省级名录。

(二)出台一项政府补贴制度。

建立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发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有效途经,是巩固非遗普查成果的重要举措。我市现有民间艺人、传承人队伍庞大,总数达上万人,这次普查走访了其中8664人,他们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当前许多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不少独门技艺人亡艺绝;重要传承人大部分经济困难,亟待政府加以扶持,解除其后顾之忧。

今年年初,我市把制订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补贴实施暂行办法,列入《嘉兴市2008年度规范性文件制订计划》和《嘉兴市文化大市建设2008年行动纲领》。目前,我局已完成文件起草工作,正在呈送市长签发,拟定第一批享受政府补贴对象为20人,补贴标准2000元/人,补贴每年发放一次,直至传承人(民间老艺人)去世。申报周期视情3―4年确认一批。预计10月底前出台实施。

(三)建设一批非遗展示场馆。

与文物保护要建立市、县级博物馆同样的道理,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存放和展示的地方,对那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和实物进行妥善保管和展示宣传。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今后三两年内,建成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今年6月14日,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成开馆(设在市文化馆),投资50万元,展览面积200余平方米,展出蓝印花布、三跳、剔墨纱灯等48个重点普查项目。该馆已成为当地学生乡土教育的实践基地,上海市文化系统已先后两次前来参观考察。桐乡市还将把乌镇创建为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此外,秀洲区计划在嘉兴市区月河历史街区成立农民画艺术展示中心,嘉善县拟在古镇西塘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落户人气旺盛的景区不失为非遗展示场馆建设值得尝试的一种新模式。

今年8月,市委办、市府办制定《关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的实施意见》(嘉委办[2008]53号),将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嘉兴市民间艺术馆)建设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目标:2008年提出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的初步方案(包括地点、建筑面积、投资经费等);2009年征集民间艺术实物资料,提出陈列布展的框架,启动非遗展示中心建设;2010年完成市非遗展示中心建设并对外开放。展示中心利用现有嘉兴大剧院一流的建筑设施,建成集收藏、研究、展示及产业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展示场馆,展览面积1800平方米,项目总预算380万元。

(四)编纂一套非遗保护丛书。

制定《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编纂出版计划,按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体例、统一设计、统一出版的要求,于2010年前分阶段分专辑编纂出版15种文化科学普及类非遗丛书,力求融知识性、通俗性、审美性、权威性、普及性于一体,系统全面地反映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成果,弘扬嘉兴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普查验收工作结束后,我们将集中精力编纂出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大观》、《嘉兴南湖荷花灯会》、《嘉兴轧蚕花庙会》、《嘉兴灶画》和《嘉兴市民间艺术家调查报告》等5种,目前部分专著已完成初稿,拟在2009年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举行丛书第一辑首发式。今后还将陆续规划出版专辑。

(五)掀起一场非遗复兴运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避免出现“重申报轻保护”、“重普查轻传承”的倾向和现象,普查的目的不仅在于收集保存,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利用和传承,否则普查资源仍然会枯死和消亡,也就失去了普查的意义。通过这次普查,我们掌握了大量非遗新项目、新资源,这应该是群众文化创作生产取之不竭的源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用之不尽的宝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文化工作面临的又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至少可以通过非遗普查改变乡村文化资源贫乏的状况,为老面孔、旧节目充斥的城乡文艺舞台带来新气象。因此,要珍惜成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投入扶持力度,要以构筑非遗保护、利用和管理新平台为基础,以非遗演出展示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广大群众受惠为目的,在全市掀起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运动。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2009年我市将突出抓好“嘉兴端午习俗”国家级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申报工作,并策划开展全国乃至国际性的重大端午民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嘉兴端午习俗”文化特色品牌。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理论及队伍建设都准备不足的全新工作和重要课题,接下来需要我们从阶段性的普查转入常规性的全面保护,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后续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文化大市中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呵呵,人家明明要的是江津的,你找其他的有什么用呢?哈哈,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