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哪些因素?

泛旅传媒 2021-10-25 23:32 编辑:admin 102阅读

中国农业发展取得这么大成就,应该是国家发展的综合效应,不是某个单一的因素,我归纳为如下几点:一、集体土地承包制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而且给了承包人极大自主权,自己决定种什么,养什么,也可以转让承包权和转让经营权,按照市场行情安排生产活动;二、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广泛应用,科学家做出很大贡献,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大面积推广,粮食大面增产增收,李保国对广大果农提供科技服务,中医农业的推广等。三、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与此配套的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育种育苗、播种灌溉、化肥农药的供应体系、病虫害防识、电商平台、物流等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体系和制度。四、农业科技与管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新时代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更加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但是,农业发展还存许多问题及待解决,有的还相当严重,但这里不讨论,不平价。

宋元时期科技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在中国文化趋向成熟、趋向精密化的阔大背景下,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展至极盛。在此前后的任何一个朝代,无论是科学的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的推广应用,比之两宋都大为逊色。而这一盛况的出现,自有其深厚的经济、文化土壤。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历史时期,唐中叶以来出现的土地占有方式和剥削方式的变革,至此时已大体完成,地主阶级主要以购买土地的方式来占有土地,前代贵族官僚按等级世袭占有田地的形态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基本上消失。从这种经济结构中涌现出来的大批中小地主以及自耕农,对于土地经营与农业生产具有极大热忱,社会生产在大力推动下快速发展,仅以农田开垦为例,从公元996至1021年的二十五年中,农田便增加了二百万顷以上,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亦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商品经济也有长足发展。北宋每年铸钱三百多万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南宋时商业更发达。纸币日益盛行,交子、会子广泛流通。海外通商的地区和国家达50多个,市舶岁收二百万贯,占政府全年岁收的五分之一。丰厚的物质力量,为宋代科技的腾跃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宋代是一个哲学高度发展的新时期。濂、洛、关、闽等理学流派汲取汉、唐以来哲学思想与认识成果,把中国哲学的发展推向一个以抽象、思辨为特点的全盛时代,而思辨的空前活跃,又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思维上的启迪。例如,理学家们直追“理”本体的思辨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对于规律的认识;理学家的“格物致知”一一“物物有理”论则号召身边的“一草一木”研究中去了悟事物规律,从而催发人们对知识的浓烈兴趣。由张载、王安石等思想家所发展起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引导人们对自然界的万千新奇现象去作较切入本质的科学的解释。凡此种种,皆成为宋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精神上的原动力。

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大大得力于一统政权的奖励。宋政府对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较重视,常常以奖励加以鼓舞。如冯继升进火药法赐衣物钱财;唐福献火器,造船务匠项绾献海战船式,各赐缗钱;石归宋弩箭。又如木工高宣设计制造八车船,受到赞赏;水工高超和主持人王亨利新法防洪有功,受赏赐;僧怀丙打捞铁牛成功,赐紫衣。有的发明创造在有识见官员的推动下得以付诸较广泛应用,如沈括制木图,诏边州仿制。各种新式船型创造以后,往往制作船样,命沿江沿海各州仿造。有关国防方面的科技发明创造更是如此。由于政府号召军民陈述军器利害,于是,“吏民献器械法式者甚众”。

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承继了唐代繁荣科技的遗产,唐代王孝通在《缉古算经》中所应用的三次方程,唐代僧人一行所发明的“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唐代工匠所创制的“轮船“、“车弩”(用绞车拉弦的巨型弩)以及其他机械制造和建筑工程都直接促成了宋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长足进展。正是在以上诸种动因的综合作用下,宋代科技全方位推进,取得了科技领域绚烂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