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的四大特产分别是:
1、坭兴陶
据钦州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年)字样。迄今(2000年)己历1267年,可知我钦陶器历史由来已久。民国二十八年夏,醴江处士林绳武对宁道务陶碑进行了考证:“此志民纪九年出土,于钦江上游距城七十里之平心村,质为陶上,初出土时,异常松脆破为大小十块,村人任意分藏,无人辨别其朝代及人物。十七年武因总纂县志,遍搜金石,始发现为陶刻,既而汇集块片,合读首尾,始知为唐刻,且知为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吾国数千年志著录,未曾有千言以上之陶刻,此志乃达千六百余言……而道务乃中国第一陶刻也,今国人渐知钦县陶产,远迈宜兴……”
2、大蚝
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人采摘、食用大蚝的历史,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时间。早在350多年以前,居住在钦州湾一带的渔民们,便已开始采蚝、制蚝、吃蚝了。
据当地渔民说,在过去,依靠舢板去海,“氽水”采蚝是一大营生。当地渔民祖辈靠从氽水采蚝维持生活,当地在新中国成立前还保留着这样的采蚝生产方式。每当大蚝采收季节到来,各家各户驾着一叶轻舟来到海里,而氽水到海底,就像进入菜园一样,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大蚝,氽水三五次,穿梭于水面与水底三五趟,便能采到近一箩筐的蚝。
3、海鸭蛋
钦州海鸭蛋,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市地势平坦,地形北枕山地,南濒海洋,南部为钦江河流冲积平原。大陆海岸线长520.8公里,岛屿海岸线长258.3公里,可供养殖的浅海滩涂40370公顷。海堤内外滩涂广阔,海滩上有鱼、虾、蟹、蚝、螺、泥蚶、海藻等饵料,是沿海农民饲养海鸭的天然场所。钦州海鸭蛋比中国内陆鸭蛋大,蛋黄也较大,其蛋壳坚厚,有绿、白两种颜色,蛋清浓稠,蛋黄色泽深,无腥味,煮时有天然香味。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钦州海鸭蛋”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3、黄瓜皮
钦州黄瓜皮,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市种植黄瓜和加工黄瓜皮早在宋代已十分盛行。钦州黄瓜皮是精选钦州黄瓜经传统方法秘制加工而成,具有嫩脆、酸中带甜、香味浓、口感好、增加食欲等特点,风味独特
钦州黄瓜皮还含大量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以及具有生物活性发酵生成物,食用有开胃消腻的功能,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近年来钦州市采用新的加工技术,把钦州黄瓜皮进行加工保鲜处理,使其成为含有多种氨基酸,口感更好,开袋即食。
2014年7月2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钦州黄瓜皮”实施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小董麻通 浦北苦丁茶 灵山荔枝 钦州黄瓜皮 钦州四大名贵海产 钦州青蟹、钦州对虾、钦州大蚝、石斑鱼
钦州市是沿海城市,但是主城区为什么不靠海而建?
我是钦州沿海人,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见解。钦州是沿海城市,但是主城区为什么不靠海而建,这是历史原因和地理现状造成的。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
一、历史原因
钦州市建城之初依江而建,也就是现在地处内陆的钦江。从古到今,钦州城区的发展布局在钦江西岸(本地俗称城西)。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市的扩大,发展重心转移到了钦州东岸,也就是现在市行政中心。随着城区的发展辐射,城市框架不断拓展,也构成了现在钦州“一江两岸”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发展并不重视海。而受当时生产力和生活条件限制,古代的人喜欢逐水而居,而有淡水的大江大河,容易形成人类集中生产生活之地。所以中国现在很多的历史名城或大城市,绝大部分都是建于大江大河旁,如长江沿岸的大都市成都、重庆、武汉,黄河的西安、洛阳、郑州等,近的有西江珠江的广州。所以钦州城市的发展符合中国城市历史发展规律,就算是现在的北海市和防城港市(曾属钦州地区管辖)城市建设也是八九十年代才新建的。
二、地理现状
了解地理的人都知道,广西海岸线有1596公里,钦州占据521公里,约占三分之一强,三市平分秋色。打开广西地图会清晰看到,广西处于北部湾之端,呈弧线状,防城港和北海处于东西两端,其陆域凸向海面,并平缓两边伸展,所以深入海的陆域面积很广。而钦州位于中间即弧顶位置,沿海陆域向内呈凹形,也造就了茅尾海,就是一个内海(康熙岭镇、尖山镇范围,没有陆地纵深),而真正伸向海面的只有钦州港和犀牛脚镇(像半岛)。这就变成了钦州拥有和北海防城港一样的海岸线,但内海所处的康熙岭尖山镇陆域纵深小,靠近市区,陆域面积少。真正可利用的陆域海岸线只有钦州港犀牛脚镇一带,相当于只有一半的海岸线可利用,(像钦州港建港前面积很小,发展壮大用地不够,现在的保税港区、十万吨集装箱码头、钦州港行政中心大榄坪一带的金鼓、鸡丁头、鹿耳环村委、中马产业园等用地也是从犀牛脚镇割让的)。
正是上述这种地理现状受限,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钦州城市向海规划建设的布局。试想一下,钦州市区向南向海发展,只有钦州港和犀牛脚镇一带可利用,但钦州港已经规划作为港口码头和工业用地了,而犀牛脚镇人口少,且离市区有几十公里的距离,线面大长,根据钦州现在的发展速度短期内无法延伸到。
按照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城市规划定位,建设具有岭南风格、东盟风情,滨海风光的宜商宜居城市。城市发展方向为东拓、南进、向海发展,在主城区和港区之间茅尾海东北沿岸建设滨海新城。
按照这样的规划,钦州要实现向海而居的滨海城市梦想,必须重视加快建设滨海新城。但自2012年滨海新城规划建设以来,一晃差不多十年,但发展不温不火,城市建设项目廖廖无几,依旧冷冷清清,停滞不前。究其原因,是茅尾海地理位置造成。处于内海,污泥容易淤积,缺少像犀牛脚镇三娘湾和犀丽湾相对优质的天然沙滩。虽然有人工沙滩和滨海浴场,但规模小,维护成本高,不足以聚集人气,就无法带动城市的商业发展,其他建设项目不敢进驻。像北海仅凭一个优质银滩,就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包括城市建设,港口建设,产业园建设等。像现在防城港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房产遍布,高楼林立,已初具一个新兴滨海城市的规模。再者这两个城市沿海陆域面积比钦州大得多。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我是实事求是分析钦州规划建设滨海城市存在的短板,不占地利。一是城区往南发展在内海,形成滨海新城,远景规划只有36平方公里;二是茅尾海没具有滨海城市最主要的特征——拥有天然海滩,没有天然沙滩,就缺少滨海城市的韵味。
所以总的来说,钦州沿海但主城区不靠海是历史原因造成。而钦州为实现滨海城市的梦想,虽然有向海而居的远景规划,但滨海新城先天不足,地理受限,陆域面积小不利拓展也注定了滨海新城不能做大做强。而真正实现钦州成为滨海城市的梦想,只有把犀牛脚镇纳入市区规划才能成行。因为犀牛脚镇是钦州沿海唯一拥有众多滨海旅游资源的地方,沙滩,海岛,渔村,红树林,海巨石。只有这样,钦州滨海城市将来才能与毗邻的北海媲美。
这只是个人的见解,有说得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对钦州有什么好的城市规划建议,欢迎各位在评议区留言。
因为以前钦州沿海地区交通落后,特别是地广人稀,只有犀牛角镇比在海边,但是人口太少,而且交通不方便难以担当一坐城市的角色。而且钦州行政区一开始不是在现在的钦州市区。
不过现在已经在海边建起了港口钦州港,而钦州有几个国家级平台在海边,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钦州保税港,中马产业园,而广西自贸区通过后,其中的广西钦州港片区是广西自贸区三个片区中最大的差不多占据一半的面积!
现在三个国家级平台三区合一,行政区搬到中马产业园,钦州政府正以全市之力来建设钦州港片区,加上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自贸区,新西部大开发中把钦州港建成国际门户港以及最近签订的RCEP,对钦州来说更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未来钦州将结束沿海而城区不靠海的局面,当然现在已经开始实现。前阵子钦州举办的蚝情节的主场孔雀湾让大家对钦州有了重新认识!未来一座滨海新城即将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