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一篇写景的作文?

泛旅传媒 2023-06-12 18:32 编辑:admin 216阅读

手头此类文章很多。不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先废话一通,再附例文。

风景作文的套路很简单:

1.按照位置写。比如写一座山,那就从去这座山的路上(树林渐渐多了起来)——山脚(牌坊、山门)——爬山(树、石、悬崖、瀑布、鸟语、花香、古迹、传说等)——山顶(抒怀,比如一览众山小、坚持就是胜利)——下山(继续抒怀,比如先苦后甜、山上容易下山难)——感悟(也就是上两点)。最后落脚点比较多,比如坚持,比如怀古。

2.按照主次写。比如写一个山村,先写它的特点(石头建筑、古建、古树),再写它的风景(山、水、路、建筑等),中间穿插历史传说(增加底蕴)。最后落脚历史沧桑,时光永恒。

3.按照时间写。这种写法最常见,技术含量低,容易操作,适合比较熟悉的风景。比如按照春夏秋冬(春花夏草秋月冬雪),一年四季总是各有特色。也可以按照一天的早中晚写(朝雾、午荫、夕阳)动人心魄。中间可以穿插树如何变绿,花如何开放,叶如何变黄。最终落脚在时光荏苒,人生珍贵。

4.加以修辞,比如比喻、拟人、排比,能够饮用诗词更好。

手机打字,手都疼了,插图也没有放,全是干货,稍后附上例文,希望能帮上您。

例文1:

山灵水秀鹤伴山

前年夏天到邹平访友,赶上连日阴雨。朋友道,这个时候正好游鹤伴山。于是,欣然前往。

鹤伴山位于邹平县和章丘市交界处,据说属于长白山脉白云山系,有“泰山副岳”之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我们出邹平县城一路南行,山势渐显,道路两旁的农田树木也多了起来。转入乡村公路后,风光堪称旖旎,正逢雨后,天地澄澈,树荫浓密,果园飘香,车行其间,如在隧道,真是心旷神怡。渐至山前,远望去山虽不高,但层峦起伏,郁郁葱葱,云雾缭绕,飘飘然,颇似仙境。儿子首次这么近距离看山,新奇地不得了,一个劲说山上有神仙,同行者无不大笑。

行到山前,下车即见一汉白玉牌坊,上书“鹤伴山”三个大字,望之不由想到刘长卿“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的诗句和林逋梅妻鹤子的传说,顿增几分仙灵脱俗之气。牌坊柱子上刻有仙鹤,姿态各异,孩子看了欢喜,数来数去也数出有多少只。过牌坊,上盘山公路,一侧是山,一侧是崖,九曲回环,倒也有趣。因为刚刚下过几场雨,溪水正盛,远远便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走至崖边,向下望去,小溪泛着白色的水花在暗黑色的石间跳跃而过,望之便觉清凉。来到坡缓处,到溪边戏水,着实欢快。掬一捧水,细细品味,甜中带软,清爽甘冽,不由感激上天的厚赠。朋友称当地人称这条小溪为九瀑涧,从下而上有双叠瀑、天门瀑、白龙瀑、双潭瀑等大小九跌瀑布,我们来的巧,水势正盛,很多当地人都不见得有机会看到瀑布呢!

继续前行,水声渐大,爬上山路,顿见几重瀑布飞流直下。我们疾步向前,只见瀑布因山势而呈现不同的形态,虽然不大,但精致的很,有的薄如丝绸,有的碎如盘珠,有的奔若烈马,有的静若处子,真是一瀑一景,各有情趣。走在瀑布之上,水刚及踝,澄澈空灵,岩石滑润,不知经过了多少年的冲刷。众人在此,或站或坐,或赏或戏,几不欲归。

继续前行,沟壑更加险峻,林木更加茂盛,微风一吹,树上雨滴滑落,惊起一阵欢笑。我们拾阶而上,远远看到一匹白练从天而将,竟有几十米高,砸到石上,声响震天。前行不远,见一天然石洞,高不过十米,宽不过二十米,有水帘遮蔽,旁有石板阶梯相通。因为瀑布太盛,石板阶梯上也有一层细细的水流,我们侧身缓缓而过,闪入洞内。抬头便见水帘潇潇而下,望之如蝉翼,透过水帘看向外面水潭,朦朦胧胧,别有风情。孩子听说这叫“水帘洞”,嚷着要找孙悟空。若孙悟空在这里,估计也不舍得离开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鹤伴山”的仙自然离不开鹤。传说曾有一石姓书生自幼苦读,胸怀高远,但是屡试不中,便到山中排解郁闷。在此遇一白髯老者,授医书一卷,遂以悬壶济世为已任。 后救治一受伤白鹤,鹤便伴其左右,真至得道,驾鹤升天,于是此山得名“鹤伴山”。至今山中仍有鹤鸣谷、遇仙桥等景观。来的路上,虽未见真的仙鹤,但是雕塑的仙鹤没少看到,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展翅欲飞,姿态各异,点缀在山间,煞是好看。山中建有道家宫观——长生观。长生观位于沟壑之中,采用中轴线前后递进、左右均衡对称展开的传统建筑手法,因势利形,在山上望去,颇为严整。出长生观,见一道石梯直通山顶。石梯陡峭,近七十度角,三百三十三阶,寓意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一行人中途休息了好几次才到山顶。山顶有亭,名为“鹤寿亭”,极目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山庄错落有致,山路蜿蜒似画,凉风吹来,激情澎湃,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山是水之依,水是山之灵,山塑了水的形状,水赋予了山灵动之气。雨后的鹤伴山,有山之形,水之灵,怎能不美呢?

例文2:

李家石屋:长在山里的村落

去年夏天前往临沂学习,课程结束的时候正赶上周末,当地的同学相邀,说去个新鲜去处。想来该是蒙山,不料是个小山村,顿时失了兴致,但终究盛情难却,还是去了。去后深感庆幸,没有错过李家石屋,没有错过那醇厚秀丽的景致。

出临沂西北行不到两小时,下高速上乡间公路,前行几公里,路渐渐蜿蜒崎岖。车外山包相连,时有怪石出现,各种树木高低错落,五颜六色的鲜花夹杂其间,偶有牛羊悠然闪过,一幅闲适舒爽的乡村景色。公路的尽头与石板路相连。初上石板路,着实颠簸,但旁边峡谷风景壮美。车渐行渐缓,人却越来越兴奋。转弯处风景更佳,停车而望,峡不深而自险,景不奇而自秀,山风吹来,清爽宜人,消了大半尘俗。脚下石板路横纵相间,材质为咫尺之外的山石,虽高低不平,但有古朴之美。后来才知道,这条六七里长的山路是村人斧敲杵凿、手抬肩扛,历时十年铺就的,每一步都凝聚着村人的勤劳和艰辛。

前行不远,进入村子,打眼看去,才晓得“石屋村”名不虚传。村里的房子都是山石垒就,依照山势,沿石板路零零散散铺陈开去。山石有灰白色,有深棕色,有黑色,薄厚不一、长短不同,边沿亦不齐整,就这么一块块、一层层地垒上去,不用泥土,更没有水泥,当地称之为“干插墙”。远远望去,阳光照在墙上,熠熠生辉,犹如油画。石屋从外面看很简陋,但它不透风、不漏雨,有些已经屹立百年仍然坚固如初,更难得是冬暖夏凉,住之宜人。村里的角落里有一间老屋,墙壁由山石堆砌,屋顶为一整块大石,山石上又垒一层石屋,凿石为阶,门旁植树,郁郁葱葱。想象村人劳作归来,坐于庭前,温一杯酒,沏一壶茶,听山风飒飒,看百木葱茏,何等的惬意洒脱。

听村人讲,李家石屋村没有姓李的村民,很是迷惑。了解后才知村子因先人逃难至此立石为屋,故名“立石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设村刻章的时候,因刻章人粗心,把“立”字刻成了“李”字,村名也变成了“李家石屋”。一时疏忽,倒为村子添了一个典故,也是“塞翁失马”吧。

李家石屋不仅石屋有名,水也小有名气,享有“江北小九寨沟”的美誉。这里的水不浩大、不宽广、不静谧,但灵动、通透。去的前一天刚下过一场大雨,谷底高低错落,山石嶙峋混杂,澄澈的水流滑过灰白的石面,犹如淡墨划过宣纸,有山水画之意蕴。崎岖狭窄处,水顺势而落,卷着浪花,如撒欢的野兔;壁沿宽阔处,水蔓延而下,如丝绸平铺在山石上;山谷舒缓处,溪水静静流淌,不疾不徐,如散步的大家闺秀。村中多水潭,澄澈见底,石纹清晰在目,溪水静静注入,荡起一圈圈涟漪,阳光照去,闪着光晕。掬一捧品尝,清爽甘冽,沁人心脾。水无形但山有形,山又把自己的形态赋予了水,山水结合,彼此修饰,彼此映衬,真个是美不胜收。

在李家石屋,不由地感叹人与自然可以相处地如此和谐美妙。几百年来,村人在山上植树,在山涧取水,以山石为屋、为路,繁衍生息。村人享受着山带来的便利,山也仁慈地默许人的改造。抚过块块山石——墙壁上的、石板路上的、峡谷里的、山上的,他们虽取之于山,但终究没有离开山,人们不过是借用罢了。这样说来,李家石屋又何尝不是大山的一部分呢?

例文3:

西联——怀旧之美

如果你是一个怀旧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带点忧郁的人,如果你是一个想寻找安宁的人,那好吧,到这里来,只要稍有点文化修养,我相信,在这里你就能得到你想得到的,感受到你想感受的,来这里吧,多少曲师人无数次回忆的地方,多少曲师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来这里吧,来西联吧!

西联是曲师最老的建筑,如果可以用建筑来概括它的话。西联就象一个开了口的四合院,院子中间是一排粗壮的法国梧桐,树下有坛。梧桐的南面是一座三层小楼,北面是一排平房,带着走廊,也就是狭义的西联——西联教室,一连四间,是如今的通宵自习室。东面是一条游廊,将南北两建筑连接在一起。整座建筑浑然一体,应该是同一时期所建。西联的建筑本身便透漏着年代的久远,无论是小楼还是平房乃至游廊,都由青砖筑就,砖缝之间是笔直的白灰,这一青一白显得格调非凡,就象历史的名片。加之粗壮的法国梧桐,由不得人们不肃然起敬。

夏天的西联绝对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硕大的梧桐树冠枝枝相连,把西联遮得严严实实。坐于树下坛上,望着这带着历史色彩的青砖建筑,听着树上的鸟鸣,偶尔还会有一两落叶,翩翩而下,真的,想不宁静都难。

雨中的西联就是另一番韵味了,特别是微微细雨中,青砖白灰显得愈加鲜明,树叶也更加的苍翠。只要你想,静立此间,万籁俱静,整个世界就都成了你的了。但是你并不会感到孤独,因为这个世界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你想不到在这里你还会需要其他的什么。

秋天的西联最让人心矿神驰了。那些仍在曲师的朋友们,选个秋天,去西联吧,或者拿本书,坐在树坛上;或者什么都不拿,就看看那些落叶吧,浅绿的,深黄的,哪怕一阵微风,他们就会舞起来的。看他们在空中的舞姿吧,摇摇曳曳,缓缓而下,而那背景正是我不远处的青砖白灰。最好还是选一个微风细雨中,纯净的空气里,似乎能听到树叶舞蹈的声音。看着树上的叶子,空中的叶子,地上的叶子,在那青砖白灰中,感受历史吧,感受时间吧。捡起一片,想想它刚刚还在舞蹈;接住一片,想想它刚才还在生长。须臾一瞬,沧海桑田,就象这西联,在那些老校友的心中,它是多么的新鲜,而如今,已是五十光华岁月,布满了历史的沧桑,显得愈发的深沉古朴。西联就是曲师的历史,就是曲师的底蕴,在这里你能看到一个学校曾经的奋进,曾经的踏实,曾经的优雅,当然也有延续到现在的光荣。

去西联看看吧,这里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地方,因为它是我的地方。毕业的那个晚上,在那里坐了很久,想记住这里的每一片树叶,记住这里的每一块青砖,记住曾经坐过的每一个石凳,可惜,我没有做到,短短一月,西联便有些模糊了,那感觉也模糊了。太好的地方,只有坐在那里,看在眼里,感受在心里,一切才能算做重温,算作又一次的拥有。与那种感觉相比,记忆,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去西联看看吧,请原谅我如此的“吹捧”西联,请原谅我如此的“矫情”。不管如何,去西联看看吧,它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如果需要讨论,请关注公众号:鱼丘文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