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景色究竟美在哪里?

泛旅传媒 2023-06-12 20:56 编辑:admin 300阅读

半个月前的北京空气干冷,气温还很低。某个下午,和同事去南二环开会,偶然间惊喜地发现护城河畔已是春风漫卷,桃李芳菲,花影重叠,烟柳如画。

护城河畔的柳枝绿了软了,正是老北京人判断春天来了的标志。但是,相对南方而言,北方的春天总是来得那么惊慌失措,猝不及防,就像里尔克在诗中所说:

可能春风来得太早
裸露的银杏叶尚未习惯浑身鲜绿的饰物
护城河在干涸中解冻时
我还未明白霰雪在尘沙中曾怎样的飘落

和同事聊到南方的春天,想来此刻已是春深似海,春山如黛。突然很想跟随春风的脚步,去江南走走看看。

于是,乘坐上周五晚的航班来到杭州,夜宿西湖大道附近的酒店。这样,周六一早便可看到一个真实素颜、没有熙来攘往人群的西湖。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放眼中国诸多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但是从古至今,却从未有过哪一个山川湖泊能够像杭州西湖那样,得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文人最多的偏爱。

几乎在每一个朝代都会有太多文人墨客情不自禁地描绘西湖,赞美西湖,爱上西湖。这并不是或并不仅仅是因为她真的倾国倾城、艳绝人寰,而是因为不同性格、不同志趣、不同理想的中国文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寻到自身灵魂诗意的栖居之地。

无论是独善其身的心性,还是兼济天下的宏愿,哪怕是壮志未酬的遗憾,都可以寄情于西湖,在这泓幽深的清水中找到最后的归宿。西湖就是中国文人一个不愿醒来的梦啊!

事实上,西湖未见得真正有多美。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大自然鬼斧神工,远比它美的山川湖泊太多太多。

西湖最大的魅力在于完美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瘦西湖、洞庭湖、玄武湖等中国名湖或许都能代表中国传统审美的某个方面,但是唯有西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美与儒家价值观无缝链接,文采内涵相得益彰,不偏不倚地契合了根正苗红的主流文化主流审美。

苏轼愿意把西湖比喻为美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我更愿意把西湖比喻为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哲学基础,蕴含在西湖的气质里,根深蒂固。

除了西湖之外,还有另外一座同样被中国人赋予了深厚文化内涵甚至是政治色彩的名山,就是五岳之首的泰山。

有北京、上海、香港在,能够代表中国的城市一定不会是杭州。但是,除了长城、故宫、颐和园,能够代表中国的景观还可以是西湖。

在西湖十景中,个人最喜欢断桥残雪,就像中国国画,充分留白,无须点染,但意境在,一切尽在不言中;其次是雷峰夕照、平湖秋月和南屏晚钟,这也是最有老年感和最没少年感的三个景观。

相形之下,苏堤春晓和花港观鱼太过热闹,正如世间万象繁花似锦。中国人自古追求富贵团圆,但是太过喜庆难免失了意境。花团锦簇绝非不好,是乃大俗大雅尔。如若不是世间太多人爱它,它应当只艳不俗。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但是当我走过苏堤、白堤,首先想到的却不是苏轼和白居易,脑海中竟然全是柳词。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读宋词,最神往的永远是苏轼,最钦佩的始终是黄庭坚。但是,在情感上产生最多共鸣的却是柳永。大抵因为物伤其类,人同此心。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周末两天,几乎环湖两周。

其中还有一天从六和塔出发,漫步钱塘江,经过九溪烟树,直上杨梅岭。而后乘坐两三站公交车,到达茅家埠。一路走到曲院风荷,后经柳浪闻莺,回到酒店。

徒步约40公里,可见我依然宝刀未老。

此行中最为惊喜的莫过于在一片树林中看到一只身形优美、凌空跳跃的小松鼠。

希望我会像它一样,拥有最朴素的梦想,灵魂永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