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是个什么概念,怎么理解?

泛旅传媒 2023-06-19 21:18 编辑:admin 273阅读

当提到景观的时候,我第一印象会想到“风景如画”,又因为我是建筑学院的,有风景园林专业,苏州园林、小桥流水嘛,所以曾经的我对“景观”的印象离不开精致小巧、优美宜人。

然而并非如此。景观可不一定小,也不一定美呢。它没有设计师,也不会顺着设计师的意志,整齐划一,极致纯粹。相反,它的内部个性张扬,丰富多彩。它有千张面孔,在不同距离去观察,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过,我开头还算是理解对了一部分,即“人”在景观概念中确实很重要。

先来一段比较权威的干货:

(摘自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和等级》)

在生态学中,景观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景观是指在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的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的地理单元。而反映气候、地理、生物、经济、社会、文化综合特征的景观复合体相应地被称为区域。狭义景观和区域即人们通常所指的宏观景观,

广义景观则包括出现在微观和宏观不同尺度上的, 具有异质性或者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广义景观强调空间异质性,其绝对的空间尺度随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而变化。它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有助于多学科,多途径研究。因此这一概念越来越广泛地为生态学家所关注。

首先,景观不“小”,狭义来说它是一个空间范围相对较大的概念。

从它的英文名landscape可见一斑——大地的花梗——想想我们飞上10公里高空,俯瞰地形地貌的感觉,壮阔河山此时也如玲珑的花骨朵。

上面是感性认识,科学来说,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按尺度大小来排列,从小到大是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大的地理区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之类的)、全球。景观就是介于生态系统和大地理区域中间的中间尺度。

当然生态系统也有大有小呢(整个生物圈就是最大的),大地理区域也没有人给出准确的面积规定,所以景观的定义是有弹性的,其边界是模糊的。

概念上定义一个中间尺度,其意义并不是明确地切分蛋糕——这么大一块,不多不少,你就对着它研究吧——我认为真正的意义在于一种意识:在任何一个研究层次,我们都要时不时地拉近了仔细看,放远了整体看;把研究对象放在一个有等级的系统里,有关联的链条里,而不是与其他部分隔离和断裂的。

当然,和通俗语言中的“景观”带有的审美意义不同,这里的景观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包含美或不美的主观判断。

上面这是狭义的定义,下面我们说广义的。

广义来说,地理、生态领域凡是内部组成成分不均匀、不相同的空间都是可以叫景观的。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景观生态学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方法和视角,“空间异质性”成了这一领域几乎最重要的概念。这一个概念,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完全可以跨越尺度的划分,应用到其他的生态学领域。这样就有了广义的景观。

对于什么是空间异质性,通俗来说就是内部组成成分不尽相同,或是分布不均;科学地讲,是指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程度

邬建国老师的定义中还提到了空间斑块性,它属于异质性的一种,突出的特点正如其名“一块一块的”,形象的说,如同一张白纸上洒了色彩斑斓的各式宝石。其实,与之相对的还有一种情况——“空间梯度”——特点是渐变。

同一空间,景观随着观察尺度的变化而不同。

空间异质性和研究的尺度有关。打个比方,一张白纸,正常来看不存在空间异质性。若是放在放大镜下看呢?那就大不同了。这里有个坑,那里有个洼。要是用显微镜再凑近一些看,说不定纸上不同的地方还分布着不同的细菌群落。

景观不同于纯粹的自然地理概念,和人的关系很紧密。

上面提到景观和观察尺度是有紧密联系的。而观察尺度是由观察者根据研究对象、方法和目的有意识选取的。所以说景观和人的关联,这是其一。

其二,宏观的景观除了反映气候、地理、生物外,还反映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特征。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影响景观格局和动态过程的重要推手。

其实,景观概念的范围非常之广。景观生态学家的研究领域也是各有侧重。比较明显的流派是欧洲学派和北美学派。后者偏重自然系统,而前者对人的因素则会考虑得更多。


关于题主说的几个概念。空间异质性上面说过了;景观要素,景观元素,景观单元其实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景观内部的组成部分,至于分得多细,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规定。生态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地区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比如说动物的迁徙,水土流失、森林火灾等等,研究的空间和时间幅度也是人为选取,可大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