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对医疗方面带来了哪些改变?

泛旅传媒 2023-06-12 19:10 编辑:admin 156阅读

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家庭消毒的重要性,以及有关现代医学的科技认知和进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最近的心得就是,现在的科技医疗产品,真的能给人很大的安全感。

比如这款号称能在30分钟冠状病毒消杀率99.9%的美的净击者空气净化消毒机,毫无疑问,是这次最大的功臣和惊喜。

其实一开始选择购入这些包括血氧仪、制氧机之类的产品,我始终抱着一种“过度紧张”之下冲动消费的态度,并没有抱着它真的能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而是一种心理安慰。

但是美的医疗的这款产品在发布之初,其实就让我非常心动,哪怕不是在当下这个防疫背景之下,也足以让人安全感满满——

它在传统消毒机上完成了技术突破,采用美的第四代空气消毒技术,独有的Mix purify 空气物表复合消杀系统配备10层高效滤网,等离子+次氯酸可实现「空气”+“物体表面」双重消杀,效率达行业标准4倍,据中科检测报告显示,针对冠状病毒消杀率高达99.9%。

在这儿,我也给大家稍微展开聊下「等离子+次氯酸双重消杀」是什么意思——

首先,air magic高能离子场域技术构建了50个高能离子电场组合,再加上最高达2万亿/cm³的3个等离子因子,让电场间能存储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也就是说通过局域电场的联动,形成高能粒子场域进行多局域联动消杀。

而自研的Nanopurifier自摩擦净菌恒效专利技术,则可形成34000个高密度消杀强电场区域,引发细菌病毒的蛋白质崩解,加上复合区域的联动能进行强效消杀。

其次,次氯清消杀因子技术,有效消杀物表的细菌病毒。次氯清消杀因子可随风附着于物表,进入病毒和细菌细胞的内部,快速分解DNA并破坏细胞活性,从而高效灭杀物表细菌病毒。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样的消毒过程,无论是感染还是转阴,其实家里都需要在这个非常的时间节点做到彻底的清扫消毒,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消毒,很多时候化学消毒也非常有必要。

但是有了消毒机之后,它足够守护我的家人安全,最大程度避免任何风险,就是最大的意义与安慰。

我们回到这道题的问题本身——现代科技对医疗方面带来了哪些改变?真的可以用现代科技打破传统的医疗格局么?

这就得回到这件事的根源上。

医院最重要的使命,是治病救人,这也就导致了绝大部分医院的主要构成是医疗专业人士,但对整体就医体验的问题,这些专业人士反倒是外行,因为这涉及到「科技如何落地产品,而产品又如何打磨体验」这个命题。

我是产品经理出身,我发现之所以就医环境有种种糟糕的体验,其实是源自于「打补丁」思维,也就是一群不懂产品设计的医疗工作者,当他们发现一个就医问题的时候,只能通过补救的方式来解决,而打补丁或许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一定会带来效率低下、人力过耗等问题,并且边际效应会很快到来,而彼时这种缺乏全局思维的方案,就会体现出缺少从上方俯瞰整个医疗流程的大局观的劣势。

而正是由于这种「打补丁」而非「大局观」的解决路径,导致了一个城市的6个顶级三甲医院,在同一个就医流程的解决方案完全不同,在其中我们既看不到科技,也看不到全局设计。只能看到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消耗。

而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由场外力量出手才行。

那边的同学可能会说,照你这么讲,那随便拉一个互联网科技巨头不就解决了?

当然没那么简单。

我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专业英语,学这个课主要是为了以后阅读通信相关的专业文献,因为那种东西即便你专6专8都没用,必须要有专业底子。

而在科技赋能医疗这个语境里,「场外力量」不仅仅要有科技和全局设计的加持,最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医疗背景,拿着O2O、电商、出行打车的经验是做不好智慧医疗的,因为本质上医疗环境有其强烈的独特性,必须是深耕医疗行业的科技巨头出手才行。

而在这个领域,美的再一次刷新了我对它的“传统家电企业”的认知。

就在几个月前,第23届CHCC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在武汉举行。美的医疗对外发布“尊重生命的每一秒”的品牌使命和五大医疗场景解决方案。

其中医技楼、手术部、门诊药房、住院病区以及后勤指挥中心这5大医疗场景里,就包含了我刚才提到的「焦头烂额」的住院输液这个痛点。

而且美的医疗智慧病区解决方案里,还能实现对输液余量和滴速的智能监控。大家想想看,之前这些工作必须要由护士们经患者呼叫,然后一次次东奔西走来完成,我陪父亲住院的时候听护士说,她们每天都得一两万步的微信运动。

而美的医疗在住院这个场景里可不仅仅只做了这点设计,其发布的「悟空」智慧病区解决方案,可以说是用科技作为底座,重塑了住院场景中,医护和患者两方的所有体验。

我一直觉得「悟空」这个命名特别传神,因为这个智慧病区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由一个智能中枢,通过各种智能终端,将护士站、病房等场景智能的串联在一起。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当下智能家居我们都很熟悉,通过一个手机中枢,我们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具、窗帘、空调、空净器、热水器、地宝、洗衣机等等设备,甚至有些设备会智能地自动运行。大家把这个场景的复杂性多几个数量级,就可以想象一下「悟空」智慧病区的落地图景。

也就是说,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等等科技,智慧病区就像是有一张复杂又无形的网,将那些过去需要靠医护一遍遍跑、一声声呼叫、一次次重复的人力消耗,转变成了一个智能的、随时触达的交互网络。

同时,我认为「悟空」智慧病区只是美的医疗在智慧医疗当中的一个缩影,刚才我提到的美的医疗不是发布了五大医疗场景吗?其实每个场景都会被浇灌以相似的智慧逻辑。

比如说最开始我说的「找科室排队检查」的场景,在iBUILDING美的楼宇数字化平台的加持下,这个似乎完全不能解决的痛点也可以迎刃而解。

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iBUILDING是什么意思,这里我插一句简单解释下。

建筑结构中钢筋是骨骼,而iBUILDING是以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赋能的智慧平台,其实就是在更深一层为建筑赋予灵魂。这种感觉有点像一部手机无论结构上、工业设计上有多突出,CPU、操作系统和其衍生出的生态,才是这部分手机的灵魂。

回到iBUILDING对智慧医疗的赋能。病人的病例信息的数字化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上云。我相信大家一定有类似的感受,那就是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来医院就医,很多初诊、复诊其实在线上问诊,对于医患双方来说,都是成本和体验上的优化。

这样一来,那部分必须要抵达医院才能就医的流量压力自然就被稀释掉了,而来到医院的病人,结合AI、室内导航、5G通信等技术,就可以将医院就医的流程以更直观的信息下达的方式,直接下发到病人手机上,一目了然。

比如我们找不到科室,现在直接通过室内导航模块把路线发到你手机上;

再比如不知道应该先去哪里排队最节省时间,现在因为有了全局的数据把控,智能中枢直接可以给你一条最优路径。

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大局观,也是美的医疗强调的顶层设计。而说到底,就是借助当下的数字科技,以物联网、云计算、室内导航、5G通信等等技术为工具,在美的智慧医疗的顶层设计的加持下,在交通流、信息流、体验流和能源流这四个方面,完成了医患双方的体验升级。

比如说像我刚才聊的那个例子,很多住院处的护士,每天轻轻松松走1、2万步,我就亲眼见过好几个怀孕的护士,健步如飞的在走廊里穿梭,而这部分人力明明是可以被数字化、物联化的技术所优化掉的。

再比如说病人,不知道大家在医院是否见过那种四处乱撞的中老年人,这个世界进化得越快,从某种意义上对他们越残忍。他们就像是一个个不知所措的孩子,被现代医院的钢铁丛林困住,而我觉得智慧医疗对他们的赋能,其实就是体现在,更让他们像去市场买菜一样,轻车熟路地去就医、问诊和住院。

而在医疗这个语境中,除了医患作为人类「代表队」之外,大量的电子电器设施、能量和资源其实也是智慧医疗蓝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设备设施及运维、多能源规划和利用等等方面上,美的智慧医疗在低碳、减排上也体现出了足够的智能和高效。

而且这种解决方案在我们这个信息工业时代,还有另外一种特性,那就是高度的适配性,同一套解决方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甚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完成一种通用适配。


最后。

作为一个年近35岁的中年人,相信和我一样年纪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和医疗的关系正在拉近。

父母、孩子、伴侣都是我们不能承受之重。而现代医疗绝不仅仅是医术,更包含了效率、人性化等方面的综合体验。而智能科技很显然是提升医疗体验上限的,最重要的一个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