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新闻记者(工作者)是什么样的体验?

泛旅传媒 2023-08-21 14:52 编辑:admin 292阅读

先从一个disclaim开始吧:以下仅为个人在特殊条件下的经历,不具有普适性。本人不参与一切鼓励学子从事新闻的行为 -- 装逼结束

---
作为一个记者,我似乎赶上了很多好时候。几年前在北京做科技记者的时候,正值国家政府大力推广创新创业;之后出国学商业新闻,先在芝加哥跑交通口(芝加哥是中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搬到华盛顿以后,做金融政策的报道,正值川普时代,正大刀阔斧放宽银行监管。

看,其实短短这些介绍就可以看出,记者的定位应该是时代的记录者,只是有时候“运气好”,做出了推动社会的大事情,但那不是常态。(换言之,不要天天把“铁肩担道义”挂在嘴边,会失望的)

做一名记者的综述性体验是:累。
坚持做记者的原因是:成就感。

在开始分述我的每段经历之前,先讲一个小故事。前不久我写了一个新闻,一个关于房产评估模型逐渐替代传统房产评估人的小新闻。发表后我把文章发给我采访的一个房产评估人,她回我说:你写了一篇好新闻,关注了对我们这个群体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做记者就是这样,你写的东西或许对大局而言无足轻重,但对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我们既要谨慎认真的对待每篇文章,也会从一个一个小故事中,获取一个一个小小的成就感。

好,现在继续我的表演。

用一句话总结我在北京做科技记者的经历,那会是:记者需要在集体狂欢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清醒的头脑往往是痛苦的。我想很多人有这样的共识,在所有新闻类别中,科技新闻泡沫最多,受到资本的影响也非常大。自从硅谷的崛起,各种独角兽企业的估值,其实已经只是数字而已了。但是作为记者,你还是要写出例如“下一个Facebook”,“改变人类的新产品”这种用常识想一想都不可能的新闻。我在做科技记者的过程中,就有--我明明知道那个产品根本不可能成功,但毕竟这是老板布置的任务,好吧我还是写吧--这样的经历。

那时候就觉得自己在做了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甚至更可怕的是有时候自己竟然无意识的写出了,被评论批为黑稿的新闻。我觉得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所有文章归根结底,是我一个人的脑子写出来的,没有采访,只是从网上搜集资料,有偏颇在所难免。我没有在国内的新闻业待很久,所以不知道不采访写新闻是不是常态,但想说新闻不应该这样。回到最开始说的,记者是记录者,而不是创造者。

来到美国以后的经历,包括各种采访,各种挫折与成就,就留到后来在讲。

因为我地铁快到家了哈哈。

-----------4.23更新---------------
抱歉,这趟车坐的有点久哈哈哈哈哈

说话间就到了来美国求学的时候,学新闻。为什么做这个决定呢,其实除了一直以来有出国读书长见识的愿望以外,主要还是因为在国内记者工作太累,真的有点精疲力尽需要读书来充充电。至于为什么还是学新闻,简而言之就是脑子进水了...

anyway,国外的研究生新闻课程,基本上除了新闻伦理法规这类课程是在课堂里“上课”外,大部分课程就是让你出去做采访,写新闻。

第一学期的巨大挑战是:街头采访和电话采访。做的第一次街头采访,是要采访市民对城市10%以上的高消费税的看法。我本身的性格是比较羞赧的那一类,让我在街头拦一个人采访,真的让我心里压力巨大。我绕着市中心纵横交错的街道走了一下午,还记得那天风非常大,路上都是形色匆匆的路人。

我还记得第一次鼓起勇气采访的人是坐在广场边上的一个金发姑娘,我靠近她说了句 excuse me,然后介绍自己是新闻专业的学生,能不能采访她关于税率的几个问题。这个姑娘态度很好,但是她不是本地人,只是来这里旅游的,并不符合采访对象的要求。虽然没有采访到,但第一次开口对我是很大的鼓励,她也祝我能够顺利采访的别人。有了第一次,后面就顺利了很多。

我记得读本科的时候,新闻系学生讨论的一个母题是,学新闻对性格有没有要求。我的感悟是,有外向的性格会轻松很多,但是性格不是放弃一个职业的理由。我本身是个巨宅巨内向的人,我的周末生活就是在家里待两天,只出去买个菜。但是工作状态时就会主动给别人打电话,主动参加活动认识人,采访别人。一开始是一直在逼自己,但后来习惯了就好,这才是professional的表现。我记得之前和以前一个采访对象发展成为朋友关系之后,有一次她私下跟我说,没想到我生活中是这么内向的一个人。

回到正题,说到另一个困难是电话采访。因为我做的是商业新闻,就免不了要给在纽约的经济学家和股票分析师打电话采访。作为非英语母语的记者,语言障碍在打电话的时候尤为明显,因为你唯一的信息感知渠道就是听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录音,这样之后可以重复听以便理解,二是要对话题有足够的了解。比如说我写一个公司的财报,在打电话之前至少得把10k读一下,至少要了解公司的基本业务以及公司相关的最近的新闻。作为记者,做好功课非常非常重要。(说到这点,我还挺惭愧的,还是挺经常偷懒的)

在第一学期适应采访节奏后,就有了很多的要求,例如对新闻价值和时效性的价值,例如多媒体结合的要求,还有写专题报道的练习。

地铁又要到站了...下次再补充吧

——————2019.8.27更新——————

时隔一年多更新。

说回读书的时候,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其实都是实操,尤其是第二学期,就是要求一学期(三个月左右)写12篇稿子,然后有稿件类型的要求(如至少一篇关于small business的稿子,至少两篇财报,至少一篇数据新闻等等),也有图表、新闻配图(要自己拍摄)的数量要求。

当时我选择的行业是交通,因为考虑到芝加哥作为中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是很多航线的大基地;同时我也对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很感兴趣。

数据新闻我写的是 “Trump’s promise unlikely to stimulate rail industry” 当时采访了铁路运输行业组织的专家,研究了主要铁路公司的财报和运输数据,并制作了很多图表。

这是稿子发出来以后我发的朋友圈:

然后财报写的是特斯拉和美联航。特斯拉的财报就特别有意思,因为都是亏本的,用于研发的投资很大。电话采访了追踪这家公司的分析人员,发现华尔街对这家公司的评估分歧也很大。

那个学期做的最有意思的一篇是关于日本动漫产品出口到美国的稿子。

不要感到惊讶!那个学期我去了一趟日本,是学院组织的reporting trip,包机票,就是为了让我们感受一下东亚的金融和产业发展。在日本的时候,我联系采访了一家专门出口动漫产品到中国和美国的企业,有意思的是创始人都是中国人,所以我用中文进行了采访。然后又联系了相关政府人员(通过学院进行的联系),通过邮件往来得到了相关出口数据。

回到美国后,我联系了当地一个动漫组织,采访组织创始人自己收藏日本动漫产品的故事,将整个新闻进行本土化。这会让美国读者感到这个故事是与自己相关的。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记者有很高的主观能动性。新闻里出现的人物、故事、数据都是记者自己想到“这一点应该与我的主题有关”,然后去努力得到的。在这个动漫故事里很难体现我的素材选取对文章走向的影响,但等到后来我来到华盛顿,这一点将会相当显著。这个稍后再叙。

----------2020.4.11更新------------

这几天“抗疫”在家,看到还有人在看这篇回答,就再更新一下吧。

说到哪儿了?该说第三个学期了。本来是想把第三个学期跳过的,因为基本上和上一学期没有太多差别,就是能动性更高的实操训练。但是想到那个学期我也是写了一篇有意思的稿子,关于美联航拖拽登机亚裔乘客,并且在公关黄金二十四小时内做出了灾难性回应。

我做了一篇和以往不太一样的稿子:“Unfriedly Skies: The Power of Social Media on Airlines” 关注社交媒体对航空业公关和企业形象的影响。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那时美联航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无法再做即时新闻),但热度还没有过去(非常适合做相关但具有发散性但选题)。

那篇稿子采访了五个人,三个是社交媒体的专家,一个是追踪航空业的股票分析师,一个是路人(就是街坊,问美联航事件会不会对影响她未来对航空公司的选择)。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其实有点像是写论文,层层递进,论据丰富。

这个学期最大的感悟其实是在选题上,因为老师对题目完全不受限,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作用,看看你报道的条口目前的热点有哪些,什么已经被充分报道了,什么还有报道的空间。也可以从受影响的群体入手,哪个群体受到的关注不够,仍需要后续报道。

第三学期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拍视频,做视频新闻,特别开心。尤记扛着几十公斤重的机器在芝加哥街头的寒风中等公交。一学期集成式的学了不同的视频新闻类型,有事件新闻,人物采访,还有社交媒体视频。

下面是我做的一个社交媒体视频。社交媒体视频的特点是,短,题材吸引人,话少,字幕简洁且大。我在寻找采访对象的时候,就想既然说话少,那我就找音乐类的吧,既吸引人,又感官丰富。于是有了下面这个音乐理疗师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W411a7SP/

第四个学期就搬到华盛顿特区了,在一家专门报道银行业的媒体实习。之后载更新我是如何写出人生中第一个头条的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