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案例的四,公关案例的功能

273 2024-09-10 21:21

1.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系统思维是现代社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所谓系统思维,即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理论,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来解决认识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要求把研究对象看做一个整体,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看做一个总体过程,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地探索系统中的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便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

在案例分析中,由于提供的案例是以一个事件整体出现的,因此,要求学生有宏观的把握能力。在分析问题时,不能只从某一方面单一地考虑问题,而要多方面、多角度、深层次地考虑问题;在分析过程中,还要注意事件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相互影响等。因此,案例分析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系统思维的训练过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2.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公关案例中,既有短小精悍的小案例,也有详尽细致的长案例。这些案例往往会给学生展示一个复杂多变的背景或环境,向学生提供一系列情节和事件,有的直观明确,有的隐晦模糊,处理起来常因组织和环境不同而方法各异,即使对同一问题,也可采取不同方法而获得成功。这就能给学生一个极好的锻炼能力的机会:即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当然,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困难的事,有赖于长期的实践和训练。

发现问题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两种基本方法。一是“5W1H'’法,即When(什么时候)、Who(谁)、Where(什么地方)、Why(为什么)、 What(什么)、How(怎样),对各种研究对象都从这6个方面来思考,以此激发思维、发现问题;另一种方法即“发散思维”法,是指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放弃原有思路,放开思维,采用诸如逆向思维、旁通思维、求异思维等方法,另辟蹊径,这样往往会有新的收获。

在案例分析中,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在复杂的实践中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权衡应变,做出正确的决策。案例教学还非常注意用启发和暗示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潜在智能,通过对各种典型案例的剖析,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将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高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综合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有时会提供一个模拟的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对某种角色或行为的具体实践。比如说:一个学生在没有担任公关经理这一角色之前,可能会认为他能胜任这一职位,但这只是一种感觉,与实践操作是有一定距离的。通过角色扮演,使其接近真实的工作情景,这时他便会发现,问题比想像的要复杂很多。即使他已具备成为部门经理的条件,但当他把想法和观念转化成行动时,也会带来许多问题。他需要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把其想法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通俗易懂地告诉其下属。当他的意见与其上级或下属有所不同时,他还必须具备充分的说服能力,去说服其他人理解自己的思想、执行自己的思想。

因此,在案例教学和讨论中,通过这种交互式角色扮演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在案例教学中,有时角色扮演并不是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任务的完成是群体交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学生之间发挥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处理好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加强相互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有利于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的培养。

4.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

尽管大多数案例都是围绕某个专题而展开,但是,接触了大量的案例后,学生们就会发现,这些案例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涉及古今中外行业、上中下层管理、微观宏观层次、成败得失诸方面。这些知识往往是所谓的背景知识,表面上看,可能与公关理论或问题无关,但实际上,这些背景知识影响着公共活动的结果。

在案例分析讨论中,我们还要旁征博引,把许多情景和典型公关事例引入教学中,甚至还有具体的细节。这样,学员既能获得接近真实的体验,又能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面。

当然,案例分析教学法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因素,如对案例本身的典型性、针对性要求较高,否则便会影响学习效果。另外,案例教学特别是讨论过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也要求老师正确地引导以深化案例中所体现的原理,否则便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虚拟人工化等现象。因此,要想达到理想效果,就要求专心选择案例,教员、学生密切配合,对案例分析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随时调整和修正可能产生的问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