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西古代公共关系的异同
一、古代公共关系的渊源
纵观历史,早在古代埃及、巴比伦、波斯、古希腊、古罗马,统治者就用武力和舆论手段来控制社会,处理与民众的关系。这些帝王、政府都曾动用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营造雕像、寺院、陵墓,写赞美诗等,用精湛的艺术手法描述他们的英雄业绩,
树立统治者的声誉, 宣扬自己的伟大和神圣的身份, 也传播生产知识。 他们具有强烈的“公关意识”。
在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靠创作赞美诗维持生扮返枣活的人。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修辞学》中就怎样运用语言来影响听众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该书被称为最早探讨“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
古罗马的凯撒创办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日报——《每日记闻》,他还专门写了一本记载其功绩的纪实性著作——《高卢战记》,厅拆这本书曾被西方一些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古代基督教在全世界卓有成效的传播, 也被认为是古代 “公共关系”的又一典范。
中国是文明古国,“公共关系”的思想与活动可以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
统治者的“公共关系”活动在商代就已产生,部族首领已认识到民意和利用民意的重要性。在盘庚迁都的故事中,盘庚在三次演说词中都提出“朕及笃敬,恭承民命”,证明他已懂得顺民意、得民心,办事要向民众说明原因,用意才能实现。
中国古代在收集民意、利用民意的技术方面也世侍有相当大的发展。大禹为治水曾“合诸侯于涂山”,协商后终于得到大家的支持,才得以指挥千军万马完成了治水的壮举。
周朝时,宫廷已有“采诗”制度,目的之一就是以此来体察民情民意。《左传》中的“子产不毁乡校”,体现了舆论监督和知识分子与政权间的双向沟通。
秦国的商鞅利用“徙木赏金”的“人为事件”来取信于民,表明变法改革的决心,在民众中树立了可信赖的形象。
中国古代的说服传播技术、技巧已相当发达,已成为制造舆论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苏秦周游列国宣传“合纵”之说,维持了十几年的和平,成为“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雄兵”的典型案例。
历代农民起义领袖们也都十分注重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来制造舆论,赢得民众的支持。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都各有经典做法。
在中国古代的一些经济活动中,人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沟通技巧来宣传自己,树立自己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在世界公共关系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下面哪些是古代公共关系发展表现( )。
自发性与盲目性,依附性,政治性和鲜明的功利色彩。
现代社会的公共关系源于社会运行的内在要求,是一种自觉性的产物,一门学问。而古代社会在各个领域中存在的公共关系思想,认识和活动,都比较零散,大多数是一种个人行为,且通过不自觉的方式表现出来,因而具有自发性的特征。正是由于它不是人们有意识,有组织开展的公关活动,因此缺乏现代公共关系明确的目的性,从而呈现出巧胡盲目性特征。
现代公共关系是一种专门的管理职能,一种社会职业。而古代公共关系则依附于其他生产活动和社会隐斗活动,没有明确的职能,更不可能有专职的从业人员。古代的“士”,“门客”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说客”、一种“御用工具”,其存在主要是服从政治上的需要,具有明显的依附性特征。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灶宽磨商业不发达,个人的活动范围始终被限制在狭窄的血缘,地缘关系之内,因而整个社会的经济关系,交往关系比较简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治斗争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则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这些政治集团为了各自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种种方法与民众进行沟通,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鲜明的功利色彩。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